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头皮血肿:成因、分类、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48:5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头皮血肿:成因、分类、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头皮血肿是常见的头部外伤,多因钝器伤及头皮所致。根据血肿出现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不同,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文将详细介绍头皮血肿的成因、分类、处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在遇到头皮血肿时能够正确处理。

什么是头皮血肿?

头皮血肿是指头皮血管破裂后,血液积聚在头皮与颅骨之间形成的肿块。头皮血肿多因钝器伤及头皮所致,按血肿出现于头皮内的具体层次可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三种。

头皮血肿的成因

头皮血肿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头部受到钝性打击或碰撞,导致头皮下的血管破裂出血。
  2. 婴儿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道挤压或助产器械使用不当,导致颅骨骨膜血管破裂出血。
  3. 头部受到硬物撞击,如门边、桌角、墙壁等。
  4. 行走或跑步时不慎摔倒,头部触地。

头皮血肿的分类

根据血肿出现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头皮血肿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皮下血肿:受伤的位置比较浅表,血肿通常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5cm。血肿张力比较高,无波动感,摸上去跟实性肿块一样。皮下血肿比较局限,一般在1周左右可以自行吸收。

  2. 帽状腱膜下血肿:损伤较重,血肿范围比较大,可以蔓延至整个头部。血肿包块比较软,有明显波动感。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穿刺排血和加压包扎。

  3. 骨膜下血肿:损伤更严重,多因跌伤、撞伤所导致。骨膜下血肿往往也比较大,但是骨膜下的出血会被周围坚韧的骨膜所局限,所以血肿范围不超过颅缝。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处理原则与帽状腱膜下血肿相同,但如果合并有颅骨骨折的话,包扎时就不能太用力了,以免引起颅内的“硬膜外血肿”。

头皮血肿的处理方法

  1. 较小的头皮血肿:可以采取局部适当的加压包扎,防止血肿继续增大。在受伤后的24小时内,可以用冰袋局部按压(没有冰袋也可以用冰镇过的矿泉水瓶之类的东西,冰袋外面记得包裹手绢或毛巾,不要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冻伤),冷敷可以起到止血、止痛、消肿的作用。24小时后可以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消炎、消肿。一般经过1-2周的时间,头皮血肿可以完全吸收而消失。

  2. 较大的头皮血肿:早期仍然可以采用局部适当的加压包扎、冷敷等处理方法,防止血肿继续增大。48-72小时以后,可以对头皮血肿进行热敷,以促进血肿的吸收。但是由于血肿较大,血肿完全吸收需要很长的时间,待血肿逐渐液化变软之后,可以在血肿处进行皮肤消毒,对血肿进行穿刺抽吸,然后进行头皮加压包扎,这样头皮血肿能迅速减小甚至消失。

  3. 合并颅骨骨折的患者:头皮血肿尽量不要进行加压包扎,以防止出血进入颅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注意事项

  1. 不要揉摸肿块:这不仅会增加宝宝的疼痛感,还会使出血量增多。
  2. 不要涂抹偏方:如牙膏、黄油、芦荟等,这些偏方可能对伤口造成刺激,不利于恢复。
  3. 观察症状:如果宝宝出现精神不佳、反应迟钝、呕吐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让医生排除颅内损伤、出血的可能。
  4. 及时就医:如果血肿范围较大,考虑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或者受伤后1小时内血肿不断增大,需要及时就医。
  5. 避免感染:如果局部有头皮的裂伤、破溃、出血,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消毒和包扎,必要时需要清创缝合。

预防措施

  1. 注意安全:避免头部受到撞击,特别是在婴儿和儿童活动时,要特别注意防护。
  2. 正确使用助产器械:在分娩过程中,医生要正确使用助产器械,避免对婴儿造成伤害。
  3. 定期检查:对于有血友病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头皮血肿。

结语

头皮血肿虽然常见,但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当遇到头皮血肿时,一定要根据血肿的大小和严重程度,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如果不确定如何处理,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本文原文来自好大夫在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