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发现哮喘的代谢免疫新机制
重大突破:发现哮喘的代谢免疫新机制
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之一,随着环境污染、过敏原暴露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增加,其发病率仍呈现上升趋势。准确评估哮喘的严重程度、监测疾病进展以及制订个体化治疗策略在临床管理中至关重要。近期,一项发表在呼吸领域顶级期刊《欧洲呼吸杂志》(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上的研究,揭示了哮喘的代谢免疫新机制,为哮喘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常春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金容副教授及天津医科大学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代谢疾病重点实验室张栩教授合作,在呼吸领域顶级期刊《欧洲呼吸杂志》(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在线发表题目为《LPG18:0是哮喘的一种普遍的生物标志物并抑制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和功能》(LPG18:0 is a general biomarker of asthma and inhibits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 of regulatory T cell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哮喘的磷脂代谢特征及磷脂代谢物调控哮喘中CD4+ T细胞的机制。
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之一,是重要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随着环境污染、过敏原暴露及个体自身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增加,哮喘发病率仍呈现上升趋势。准确评估哮喘的严重程度、监测疾病进展以及制订个体化治疗策略在临床管理中至关重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哮喘专业组建立了国内首个整合院内诊疗信息及院外远程随访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哮喘队列,近年来围绕哮喘可治疗特征、精准医疗进行了一系列临床、基础研究,尤其关注哮喘的免疫调控新机制,为针对哮喘异常免疫通路的靶向治疗提供新靶点。
本项研究中,团队利用脂质组学技术发现哮喘患者的血清甘油磷脂谱与健康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哮喘患者的溶血磷脂酰甘油(LPG18: 0)水平显著升高。
深入分析表明,LPG18:0在各类哮喘亚型中(包括BMI分组、吸烟状态分组、发病年龄分组、过敏性哮喘分组、肺功能分组以及T2型哮喘分组)普遍升高,并且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和控制情况相关。研究团队通过体内外实验证明,哮喘小鼠血清中的LPG18:0水平升高,肺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减少。
团队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LPG18:0损伤Treg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并引起NAD+/NADH水平增加。SIRT1作为一种依赖于NAD+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对FOXP3的乙酰化至关重要。通过CO-IP、ChIP-qPCR等分析,研究团队发现LPG18: 0通过增加NAD+/NADH水平进一步引起SIRT1表达增加,导致FOXP3去乙酰化,从而影响Treg的分化和功能。
哮喘中磷脂代谢物调控CD4+ T细胞的作用模式图
本研究提示磷脂代谢异常可能是各类哮喘普遍的可治疗特征,揭示了LPG18:0作为哮喘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并阐明了其影响Treg功能的分子机制,为哮喘的代谢免疫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开发哮喘免疫治疗新策略和药物靶点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原文来自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