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药服用时间的秘密:经络理论告诉你最佳服药时机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27: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药服用时间的秘密:经络理论告诉你最佳服药时机

“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这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对于服药时间的精辟论述。在中医理论中,服药时间的选择并非随意为之,而是与人体经络运行的规律密切相关。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这一论述,揭示了中药服用时间与经络理论的深刻联系。

01

经络理论基础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人体的十二经脉与自然界的时间变化相对应,每个时辰都有特定的经脉处于最旺盛的状态。例如,早晨5点到7点是大肠经当令,7点到9点则是胃经最为活跃的时刻。这种时间与经络的对应关系,为中药的最佳服用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02

具体服用时间

清晨空腹

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滋补作用的汤药尤其是滋补肾阳的药物、润肠通便药、驱虫药宜晨起空腹服用。早晨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阳气而升发,在阳气的推荡下,可使药力速行至病所,发挥作用。

饭前

病在胸腹以下,胃、肝、肾等脏器疾病,宜饭前服药,这样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东晋时期著名医药学家葛洪说:“未食内虚,令毒势易行”。饭前服药易使药力得到发挥。

饭后

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药,能使药性上行。消食药和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也宜饭后服用。

午前

上午宜服用益气升阳药、发汗解表透邪药。李东垣认为:“午前为阳之分,当发汗;午后阴之分,不当发汗。”还强调益气升阳药在午前服用。益气升阳药之所以午前服用,乃“使人阳气易达故也。”

午后

下午或入夜宜服用泻下药(如大承气汤)。李东垣曰:“泻下药乃当日巳午之后,为阴之分时下之。”(巳时即上午9时11时,午时即上午11时午后1时),其他医家亦都认定泻下药不宜在午前服用。

睡前

镇静安神药、涩精止遗药、缓下药等宜睡前服用,有利于次日清晨吸收。

03

实际应用

以常见的中药为例,滋补类药物如六味地黄丸,适宜在晨起空腹时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而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如香砂养胃丸,则应在饭前服用,以便药物直接作用于胃部;用于治疗失眠的酸枣仁汤,最佳服用时间是睡前,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经络理论为中药服用时间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实际应用时还需考虑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例如,脾胃虚弱的患者,即使需要服用滋补药物,也应选择在饭后服用,以减轻对胃部的负担。此外,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难以严格遵循古时的服药时间,此时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灵活调整。

中药服用时间的选择,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通过合理安排服药时间,不仅能够提高药物疗效,还能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了解并运用这些传统智慧,无疑将为我们的养生保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