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真的不健康吗?真相揭秘!
方便面真的不健康吗?真相揭秘!
方便面,这种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速食产品,一直以来都背负着“垃圾食品”的恶名。许多人认为它不健康,甚至有传言称“方便面致癌”“吃一桶方便面要32天才能解毒”。这些说法究竟是真是假?方便面到底能不能吃?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方便面的真相。
方便面的制作工艺与成分
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精白面粉,与普通面条相似,只是加工方式不同。制作时,先将精白面粉制成面条,然后经过蒸煮、油炸或热风干燥等工艺处理,最后加上调料包封装而成。油炸方便面的面饼酥脆,口感好,但油脂含量较高;非油炸方便面则通过热风或蒸汽干燥制成,脂肪含量较低,热量也相对更低。
在营养价值方面,方便面的主体——油炸面饼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少量的蛋白质、微量的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调料包一般包含脱水蔬菜包、粉包及酱包。脱水蔬菜包量少、营养价值小,用作色彩搭配的意义更大。粉包的含盐量高,香辛料多。油包则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总体来说,方便面具有高碳水化合物、高油、高盐、低蛋白质、低维生素和低膳食纤维的营养特点。因此,如果把方便面单独作为一次正餐,会存在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方便面的安全性
关于方便面是否含有“防腐剂”“致癌物”从而危害健康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事实上,正规厂家生产的方便面,遵循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便面》(GB 17400—2015)的规定,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等,也分别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4) 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的规定。
“吃一桶方便面,解毒要花32天”的说法是夸大其词的。该说法中提到的BHT(丁基羟基甲苯)是一种抗氧化剂,被广泛用于食物油脂的抗氧化过程,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用量一般为每公斤油脂添加BHT0.2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将 BHT的每日允许摄入量定为每公斤体重0.3毫克,对于成年人来说,大致相当于每天摄入20毫克,而一桶方便面中的BHT添加量远远达不到这个量。油脂的氧化产物对人体的危害更大,氧化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所谓变质的“哈喇味”。因此,在合理范围内添加BHT是可行的。
“方便面的桶有毒”的说法也没有科学依据。方便面桶通常使用的是食品级聚乙烯(PE)镀膜,其熔点在110℃左右,而开水的温度最高也只有100℃,不会将其熔化。聚乙烯是世界范围内的常见食品包装材料,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如何健康食用方便面
虽然方便面缺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但偶尔食用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影响。关键在于合理搭配饮食。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建议,方便面的正确吃法是进行营养搭配,可以加鸡蛋、肠、蔬菜等来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国家注册营养师金星也表示,可以提前进行食材计划和准备。每周提前规划菜单,列出所需的食材清单并尽量一次性购买。事先准备好蔬菜、肉类等,洗净、切好并储存在密封袋或容器中,以便随时使用。冷冻食物(如鸡胸肉、鱼片、蔬菜)也是一个便利选择。
在烹饪方式上,电饭锅、电炖锅、微波炉、空气炸锅、烤箱等电器厨具,进行炒、蒸、烤和煮这些简单和快捷的烹饪方式也能够快速烹饪出健康美味的餐点。
长期食用的影响
长期食用方便面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方便面缺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高碳水化合物、高油、高盐的特性可能导致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因此,方便面不宜作为长期主食。建议适量食用,每周不超过2-3次,并注意与其他营养丰富的食材搭配。
综上所述,方便面并非“垃圾食品”,关键在于合理搭配和适量食用。偶尔享用一碗方便面,不会对健康造成明显危害。但长期依赖方便面作为主食,可能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和健康问题。因此,建议将方便面作为应急时的方便餐食,享受这一便利之余,也要注重膳食结构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