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异常韩国松茸绝收,中国松茸出口量增五成
天气异常韩国松茸绝收,中国松茸出口量增五成
今年中秋节前夕,韩国松茸市场出现罕见景象:国产松茸因天气原因几乎绝收,中国松茸趁机填补市场空缺,成为高端礼品的首选。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韩国的节日市场,也为中国松茸出口带来了新的机遇。
松茸是一种珍贵的野生食用菌,被誉为“菌中之王”,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在韩国,松茸因其稀缺性和营养价值,一直是中秋节期间最受欢迎的高端礼品之一。然而,今年的情况却有所不同。
受异常天气影响,韩国国产松茸产量大幅下降。韩国松茸主要依靠野生采摘,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然而,近期韩国各地最高温度普遍在30摄氏度左右,降水量也仅为往年的10%左右。这种极端天气条件导致松茸几近绝收,往年中秋节前每公斤售价可达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340元)的韩国松茸,今年在市场上几乎难觅踪影。
面对市场空缺,中国松茸成为韩国市场的“救兵”。据首尔传统市场商户介绍,目前销售的松茸基本都来自中国云南、吉林等地。中国松茸的售价也水涨船高,500克售价达到16万韩元(约合人民币854元),较去年同期上涨近两成。
这一变化对韩国松茸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往年中秋节前,松茸产地采摘户的收益一般可达人民币5.3万元。而今年,不仅采摘户无松茸可采,整个松茸从业群体都受到波及,各主产地批发市场几乎停摆,销售商不得不歇业或转行。
对中国松茸出口商而言,这一变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松茸主要产区集中在云南和四川,两地出口量占全国总出口量的87.3%。近年来,中国松茸出口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23年出口量为656.02吨,同比下降20.15%。然而,今年韩国市场的特殊情况为中国松茸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据统计,2024年1-5月,中国松茸累计出口量已达80.33吨,同比增长50.74%。
这一现象也反映了中韩两国在松茸贸易中的紧密联系。中国是全球主要的松茸出口国之一,而韩国则是重要的消费市场。2023年,中国向韩国出口的松茸相关商品量占全国总出口量的30%以上,出口金额占比更是高达76.18%。此次韩国松茸产量下降,不仅考验了韩国市场的应变能力,也为中国松茸出口提供了新的机遇。
展望未来,这一现象可能对中韩松茸贸易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韩国市场对进口松茸的依赖可能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中国松茸出口商也可能借此机会进一步开拓韩国市场,提升市场份额。然而,松茸的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未来市场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