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黑科技,让建筑工地不再怕冷!
冬季施工黑科技,让建筑工地不再怕冷!
随着冬季的到来,建筑工地面临低温挑战,如何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成了关键。近年来,科技创新为冬季施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从新型防冻剂到智能保暖设备,这些“黑科技”正在改变传统施工方式。
防冻剂:混凝土的“保暖神器”
在冬季施工中,混凝土容易因低温而冻裂,影响工程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研发出了多种类型的防冻剂。其中,QJF-Ⅲ型混凝土复合型液体防冻剂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备受关注。
这种防冻剂由早强组分、防冻组分、减水组分和引气组分组成,具有掺量低、早期强度高、不含氯盐等特点。通过精确配比,该防冻剂能在低温环境下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冰点,促进水泥水化反应,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能力。
智能保暖:让施工不再“冻手冻脚”
除了化学防冻,物理保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在成达万高铁项目中,施工方引入了蒸汽发生器,专门用于解决连续梁冬季施工期间的保温和保湿问题。
这种设备通过自动蒸汽养护功能,精确控制混凝土表面与水的温差在15℃以内,有效避免了因温差过大而产生的裂纹。同时,设备内置智能检测系统,实时监测混凝土表面温度,并根据数据自动调整水雾温度,确保温差安全。
在哈尔滨地铁3号线的建设现场,技术人员则自主研发了一种高温高压蒸汽设备。该设备安装在成槽机上,通过持续喷射高温高压蒸汽,保持设备关键部位不结冰,解决了北方地区冬季施工中常见的设备“趴窝”问题。
实战应用:科技创新助力工程提速
这些创新技术不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更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沈阳地铁6号线的北塔站和沈阳大学站,项目团队采用了全封闭工棚法施工。这种工棚具有良好的降噪、保温、防尘和防雨雪作用,不仅确保了冬季施工的连续性,还体现了绿色施工的理念。
而在一些大型厂房建设项目中,气膜结构成为了冬季施工的新选择。气膜厂房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为混凝土浇筑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同时,气膜搭建迅速,施工周期短,能有效应对天气变化,降低施工成本。
这些创新技术和实际应用案例表明,通过科技创新,冬季施工已不再是制约工程进度和质量的难题。未来,随着更多新技术的涌现,建筑行业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极端天气条件,实现全年无间断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