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元寺双塔与清源山:一文读懂两处文化地标
泉州开元寺双塔与清源山:一文读懂两处文化地标
泉州,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孕育出了两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开元寺和清源山。它们一个承载着佛教文化的厚重,一个融合着自然人文的和谐,共同诉说着泉州的历史沧桑与文化魅力。
开元寺:千年古刹的文化瑰宝
开元寺,这座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的佛教寺院,历经1300多年的沧桑变迁,如今已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寺内建筑宏伟,文物众多,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窗口。
历史沿革:从莲花寺到开元寺
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改名“兴教寺”“龙兴寺”,直到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9年),才改为现名——开元寺。相传“守恭梦僧欲化其地为寺,辞曰:‘待桑树生莲花乃可。’不数日桑树尽生莲花,守恭神之,即舍为寺。”因此,开元寺得名“桑莲法界”。
建筑特色:东西双塔与大雄宝殿
开元寺内的东西双塔是泉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原先都是木塔,始建于唐朝年间,因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南宋时又改砖为石,这才使得两座塔得以保留至今。东西二塔高度均为40多米,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东塔还曾在1997年入选了中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大雄宝殿,又名百柱殿,因殿内立有100根大石柱而得名。崇祯十年,郑芝龙重修大雄宝殿,殿柱悉易以石,共立石柱九十四根。此外,释广轮,“为僧开元寺羼提庵,尝董建开元大殿廊无(庑)露台。(在崇祯元年和如祐一起)(三至)江南,拜请藏经数万本贮之。(甘露)戒坛寺有藏经由此始也。”
文化内涵:李叔同纪念馆
寺中代表性建筑还有李叔同博物馆。李叔同对美术、教育、编剧事业的前瞻和历史进程影响力空前绝后,是民国时期当之无愧的才子。早年对艺术献身,中年后又皈依佛门。在弘一法师博物馆久久不舍离去。内心感触颇多,从一个红尘中人到剃度修行,弘一法师有太多的智慧与感悟,开元寺博物馆记录了他传奇的一生。值得去参观。
清源山:自然人文的和谐交融
清源山,这座被誉为“道教圣地”的名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是泉州唯一的5A级景区。山中留有大量文物古迹,尤以36岩洞、18胜景闻名于世。现存有唐、宋、元时期道教、佛教、藏传佛教大型石雕造像7处9尊,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摩崖石刻600多方。清源山风景区主要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三大片区组成。清源山自然与文化资源丰富,融石刻石雕、海交、宗教、建筑等历史文化与奇石、泉瀑、山林自然景观于一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
自然景观:清源三景
清源山的自然景观以“清源三景”最为著名:清源瀑布、清源峡谷和清源洞。清源瀑布位于山顶,水流湍急,如银练飞瀑,声震山谷,十分壮观。清源峡谷是一条长约3公里的峡谷,两旁山峦高耸,峡谷内溪水潺潺,风景秀丽。清源洞位于山腰,洞内石钟乳、石柱、石笋等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历史遗迹:老君岩与元元洞天
老君岩,是泉州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现存最早(宋代)、最大的道教石雕造像。这座巨大的老子雕像,面带微笑,神态安详,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
元元洞天,是清源山的又一重要景点,这里保存着丰富的道教文化遗存,是了解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宗教文化:多元宗教融合
清源山不仅是道教圣地,还融合了佛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文化。南台岩是一处儒、道、释三教合一的著名胜迹,有儒教的魁星阁、道教的三清殿、佛教的大雄宝殿,展现了泉州多元宗教和谐共存的历史传统。
旅游攻略:一场说走就走的探秘之旅
交通与路线
-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176号,可乘坐6路/26路/33路/41路/601路/K602路/古城旅游专线2号线至开元寺西门公交站下车,步行约150米即可到达。
- 清源山:距离市区很近,坐公交车就行,不需要打车。这里提示个人自由行驴友,7点前不收费,可节省70元门票。
实用贴士
- 开元寺:免费开放,开放时间为06:30-17:30,腊月二十六、正月初一、正月初九、正月十五关闭。
- 清源山:门票70元,本地人50元年卡,开放时间为06:30-18:00。
特色体验:闽南早茶文化
清源山上的闽南早茶文化,是体验泉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南台岩休闲庄,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闽南小吃,一杯清茶,几碟小点,感受泉州人悠闲的生活节奏。
泉州开元寺和清源山,一寺一山,一文一武,共同塑造了泉州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灵魂。无论是探寻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是领略自然人文的和谐统一,这里都能让你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不妨亲自踏上这场历史探秘之旅,感受泉州的独特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