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教育部严查招聘歧视,如何根除隐形就业壁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教育部严查招聘歧视,如何根除隐形就业壁垒?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12
来源
1.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411/t20241113_1162605.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0-21/doc-incthfyc2520148.shtml
3.
https://m.sohu.com/a/826820093_121956424/?pvid=000115_3w_a
4.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3265/202411/t20241115_1163080.html
5.
https://news.ifeng.com/c/8eqUBJzZjYl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VUCC0I0556AAQQ.html
7.
https://view.inews.qq.com/a/20241114A088IN00?uid%5B0%5D=100011431952&uid%5B1%5D=100011431952
8.
https://www.zhonglun.com/research/articles/53305.html
9.
http://www.gd.gov.cn/zwgk/zcjd/gnzcsd/content/post_4522470.html
10.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411/21336922.html
11.
https://www.kos-intl.cn/hangyedongxiang/18
12.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4/11/1133151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要严格落实校园招聘“三严禁”要求,禁止发布含有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这一政策的出台,再次将招聘歧视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年来,招聘市场中的歧视现象屡见不鲜,不仅有显而易见的性别歧视、户籍歧视,还有更为隐蔽的学历歧视。这些歧视行为不仅侵犯了求职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01

显性与隐形的歧视之墙

显性歧视往往容易被发现和查处。例如,一些企业在招聘广告中明确标注“只招985、211高校毕业生”或“限男性”等,这些行为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并在专项整治行动中被集中查处。

然而,隐形歧视却更为普遍且难以根除。有的企业虽然在招聘广告中不明确标注歧视性条款,但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却通过“内部标准”对求职者进行筛选。比如,一些企业可能口头表示欢迎所有高校毕业生应聘,但在简历筛选阶段,却只选择985、211高校的毕业生进入面试环节。这种隐形歧视往往缺乏直接证据,使得求职者维权困难。

02

政策出台的背景与意义

教育部此次印发的通知,正是针对招聘市场中屡禁不止的歧视现象,尤其是隐形歧视问题。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和服务体系建设行动”,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体现了政府对就业公平的重视,也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通过禁止发布含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教育部旨在从源头上遏制招聘歧视行为,为所有毕业生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

03

政策实施的挑战与展望

尽管政策的出台令人振奋,但要真正根除招聘歧视,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学历歧视等观念在一些企业中根深蒂固,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另一方面,隐形歧视的隐蔽性使得监管难度加大,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

从国际经验来看,建立公平透明的招聘体系是大势所趋。例如,国际GRI标准对企业的劳动用工合规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禁止就业歧视、保障员工权益等。中国企业也应该积极对标国际标准,提升自身的ESG表现。

要真正实现就业公平,需要政府、企业和求职者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建立针对隐形歧视的长效监管机制;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用人观,摒弃歧视性招聘行为;求职者则应增强维权意识,积极举报违法招聘行为。

教育部此次印发的通知,无疑为推动就业公平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期待,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招聘歧视这一顽疾能够得到有效遏制,让每个求职者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展现自己的才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