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全身骨扫描:检查流程与安全须知
一文读懂全身骨扫描:检查流程与安全须知
全身骨扫描是一项重要的核医学检查,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显像剂并在特定时间内使用伽马相机进行全身骨骼扫描,从而检测骨骼疾病。这项检查尤其适用于早期发现骨转移瘤、诊断原发性骨肿瘤和其他骨骼病变。在进行全身骨扫描之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检查前准备
预约与病史告知:需要提前预约,并告知医生药物史和过敏情况。如果近期做过其他显像检查(如钡餐造影、核医学检查等),也需要提前告知医生。
饮食与饮水:检查当天可以正常饮食和饮水,无需空腹。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显像剂的分布和代谢。
显像剂注射:按照预约时间前来注射显像剂,注射后需要按压棉签5分钟以上。注射后需要在候诊室安静休息,等待显像剂在体内分布。
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候检期间多饮水、多排尿:注射显像剂后,需要饮用足量的水(1000-1500毫升),并尽量多排尿。这有助于清除体内未被吸收的显像剂,减少辐射暴露。
检查准备:临近上机采集之前,根据工作人员的提醒排尽尿液,去掉金属饰物等,听从安排上机检查。因疼痛不能平卧的患者需提前给予阵痛药物。
扫描过程中:受检者为仰卧位,放松身心,平稳呼吸,不要随意移动身体。整个扫描过程可能需要20-40分钟。
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孕妇和儿童:在检查后的一段时间内,应避免接触孕妇和儿童,建议在检查后24小时内与孕妇及婴幼儿保持距离。
避免进行其他放射性检查:在骨扫描后,应避免在短时间内进行其他放射性检查。
观察身体反应: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多饮水:检查后继续多饮水,促进显像剂的代谢和排出。
辐射安全问题
全身骨扫描使用的是短半衰期核素99mTc,其物理半衰期为6.02小时,在人体内有效半衰期约为2.5-3.5小时,注入患者体内后随着时间会很快衰减,所以骨显像是安全的。
在做完骨扫描后,身体内部的核素代谢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散发”出少量的辐射。不过大家也不必谈“辐”色变,因为做完骨显像检查后,体内放射性已很低,且随着时间会快速衰减,成年人无需特殊防护。但仍建议在检查后24小时内与孕妇及婴幼儿保持距离。
通过了解这些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准备和配合全身骨扫描检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自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