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室辐射防护,你知道多少?
CT室辐射防护,你知道多少?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现代医学影像学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然而,CT扫描过程中产生的电离辐射,引发了人们对辐射安全的关注。本文将详细介绍CT室的辐射防护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CT扫描的安全性。
CT扫描的工作原理和辐射风险
CT扫描通过X射线从多个角度穿透人体,探测器接收衰减后的信号,经计算机处理生成横截面图像。这一过程涉及一定的电离辐射,可能对细胞DNA造成损害,从而增加患癌风险。
根据《自然-医学》上的一项研究,儿童在接受CT检查后,患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风险会随着检查次数的增加而上升。但这一风险是相对的,每次检查增加的风险仅为0.02%。而且,CT扫描的辐射剂量通常在几毫希沃特(mSv)到几十毫希沃特之间,远低于100毫希沃特这一可能增加致癌风险的阈值。
CT室的防护设计
为了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CT室的防护设计至关重要。根据《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等国家标准,CT室的四周墙壁需要使用铅板进行防护。其中,有射线朝向的墙壁铅板厚度应不低于3毫米铅当量,没有射线朝向的墙壁铅板厚度应不低于2毫米铅当量。门窗则需采用防辐射铅玻璃制作,铅玻璃厚度不能低于20毫米,其铅当量不能低于4个铅当量。
此外,CT室的观察窗处会安装铅玻璃,既能保证医护人员观察患者情况,又能有效阻挡射线。防护门采用含铅等具备防护功能的材质制作,门与门框之间要有良好的密封,防止射线从门缝处泄漏。
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在进行CT扫描时,需要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铅橡胶围裙、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颈套、铅橡胶手套、铅防护眼镜等。从事介入治疗操作的医务人员,应合理应用防护设施降低外照射剂量,并按照GBZ128要求在防护衣内外佩戴两个剂量计。
此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定期进行剂量监测。从事操作放射性药物的医务人员,宜开展手部剂量和眼晶体剂量监测,并配置个人去污用品。核医学医务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合理选择使用移动铅屏风、注射器防护套、带有屏蔽的容器、托盘、长柄钳、分装柜等防护设施,以降低受照剂量。
患者的防护指南
患者在接受CT扫描前,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准备。根据扫描部位的不同,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脱掉部分或全部衣服,穿上检查服,并取下可能干扰图像结果的金属物品,如腰带、首饰、假牙和眼镜。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在扫描前几小时避免进食和饮水。
在扫描过程中,患者需要躺在检查台上,检查台会从开口滑入扫描仪。束带和枕头可用于帮助患者保持就位。在头部扫描过程中,检查台可能装有一个特殊的托架,让患者的头部保持静止。技术人员可能会要求患者在某个时刻屏住呼吸,以免图像模糊。
检查结束后,患者可以恢复日常活动。如果使用了造影剂,患者可能会收到特别说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要求患者等待一小段时间才能离开,以确保检查后感觉良好。完成扫描后,患者可能会被告知要多补充水分,以帮助肾脏从体内清除造影剂。
结语
CT扫描虽然存在一定的辐射风险,但在专业操作和严格防护下,这种风险是可控的。对于患者来说,CT扫描的受益通常远大于潜在的风险。医护人员和患者只需遵守相应的防护措施,即可保障自身安全并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