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藏地震已致近5万群众转移安置,224个安置点全面通电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38: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藏地震已致近5万群众转移安置,224个安置点全面通电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各方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01

救援行动迅速展开

地震发生后,西藏自治区立即启动地震应急Ⅱ级响应,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统筹指挥救援工作。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救援队伍等救援力量迅速集结,奔赴灾区开展搜救工作。

农业银行西藏分行第一时间启动抗震救灾应急机制,全力保障应急资金需求,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开展救援工作。农行西藏分行迅速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摸排震中附近5个县支行、33个营业网点受灾情况,及时排查员工安全、实物资产、网络专线情况,组织干部员工做好生产自救。农行西藏日喀则分行派出2个工作组赶赴定日县、拉孜县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农行西藏拉孜县支行搭建临时帐篷作为金融服务点,并准备应急现金,以手工记账方式为群众提供现金服务。农行西藏分行从日喀则市跨县调配2台流动金融服务车赶赴地震灾区,全力确保灾区金融服务不断档。此外,农业银行95599服务热线和手机银行渠道,为受灾群众启动一键直达人工服务,提供紧急救援求助和金融咨询服务。

各保险公司推出多渠道受理报案、主动排查出险客户、开设绿色通道、简化理赔申请资料、主动预赔等多项服务措施,全力应对地震灾害。

02

灾民安置有序推进

目前,震区救援搜救工作已转为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共设置224个安置点,4.75万名受灾群众已完成初步安置。

震中区域安置点全部实现市电接通,为新建活动板房接电、取暖提供了有力支撑。每间板房有18平方米,可容纳4到5人,板房设有折叠床、桌子、炉子等设施。此外,板房自带防盗门和防盗塑钢窗,两窗相对、通风明亮,密封保温;内置多种型号的插座和照明灯,接通外部电力后即可入住。安置点内还设计了住宿洗漱、就医学习等功能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首批活动板房整体结构设计多采用折叠式,最快时8分钟就能搭建好一间活动板房。

群众就医、心理疏导关乎灾区群众在应急状态下的生活质量。在海拔4400多米的长所乡森嘎村安置点,早上的气温已低至零下18摄氏度。一支由武警西藏总队医院的党员组成的专业医疗队,一早就开始了一天的巡诊工作。医生们尊重当地老百姓习俗、倾听伤病者心声、回应伤病员诉求,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记者观察到,医生们触诊前,还会把手搓热。这一小小的细节,让人倍感温暖。据介绍,现在许多村里的安置点都有包村医生,可以及时诊治灾区群众的常见疾病。“灾后防大疫。当前是冬季,要防范上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国家卫健委派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说,“目前安置点上药品充足,因灾受伤的群众都得到了妥善的救治。”

03

印度方面的潜在影响

虽然地震发生在中印边境地区,但目前没有关于印度方面的具体影响报道。有专家指出,此次地震凸显了喜马拉雅地区水电大坝面临的地震风险,该地区有68座大型水坝,还有101个项目处于规划或建设阶段。

研究人员称,喜马拉雅地区约有68座大型水坝使用的是高海拔湖泊和河流形成的巨大水电资源,目前得到开发的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研究人员说,这些水电资源面临地震的危险。现在还有101个项目处于规划或建设阶段。数据显示,该地区已有的项目和新建项目的数目超过了法国、德国和西班牙同类项目的总和。甚至在珠穆朗玛峰地区北部门户定日县发生地震之前,专家们就对中印两国在那里大建水电项目的规划感到不安。中国计划建造世界最大的水电大坝就是一个例证。这个工程的规模超过世界最大的三峡大坝的三倍多,设计清洁能源供应量为34吉瓦,这对中国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至关重要。

此次地震再次提醒我们,喜马拉雅地区的地质活动频繁,地震风险不容忽视。中国和印度作为该地区的两个大国,需要在水电开发的同时,充分考虑地震风险,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西藏定日县地震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我们向所有参与救援的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受灾群众表达深切的慰问。同时,我们也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此次地震,为灾区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