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再添“大动脉”:11号线开通,流花商圈迎新机
广州地铁再添“大动脉”:11号线开通,流花商圈迎新机
12月28日,广州轨道交通版图迎来新飞跃——全长约44.2公里的环形地铁线路11号线正式开通。作为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首条地铁大环线,11号线全长44.2公里,共设31座车站,串联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五个中心城区,是中心城区交通“大动脉”;它的换乘站达26座,是名副其实的“换乘之王”,在轨道交通网络中发挥“一子落,满盘活”的作用。
流花商圈:交通升级助力商贸转型
40多年来,“中国流花”都是时尚的代名词,位于越秀区的流花商圈一直是广州重要的会展商贸、服装时尚、文旅产业发展高地。11号线流花站是流花商圈内第3个地铁站点,其位置优越,串联起流花湖公园和越秀公园两大广州城央公园。“流花”得名源于流花古桥(遗址位于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外),相传,南汉时期常有宫女在桥上梳妆,装扮的花朵落入水中,花流成河,故有此名。流花站外风光如画,还有南越王博物院、兰圃等名胜古迹。
流花站上盖及周边遍布流花中心(老广交会流花展馆)、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友谊剧院、南部战区总医院、东方宾馆、中国大酒店、流花宾馆、东宝展览中心等,十分便利市民、游客及商务人士的出行需求。
由于要配合国铁改造,地铁11号线广州火车站目前无法满足开通条件,暂时将“飞站”通过。11号线开通初期,流花站将承接相当部分前往广州火车站的客流。流花站坐落于流花路上,B、D两个出口分别位于人民北路东西两侧。其中D出口距离地铁2号线越秀公园站仅300米,步行前往越秀公园站换乘也相当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流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曾是广州交通枢纽的代名词。广州火车站、广东省汽车客运站、广州汽车客运站都坐落在流花地区。已经停运的广州汽车客运站又被称为“流花车站”。而今,“流花站”作为地铁站再次呈现在公众面前。
商贸转型:从“流量经济”到“留量消费”
近年来,受国际贸易摩擦和需求不足等因素冲击,国内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贸易面临挑战。在广州层面,纺织服装行业批发额自2020年后也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近5年市场规模明显萎缩。据戴德梁行统计,广州火车站周边的流花、站西等商圈聚集了超过30家时尚商贸类专业市场,市场经营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总商户近9000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报告显示,当下广州商贸类物业市场近五年在承压下已出现一定面积空置,昔日“一铺难求”局面不再,尤其在高楼层物业出现降租、转手等情况。
“广州服装市场与国内其他代表城市服装市场相比,需更进阶发展。”戴德梁行商业部助理董事孙斌指出,目前广州知名服装品牌首发展示端口向外流失,作为小众设计师品牌主力渠道的买手店数量较少。《中国买手店研究报告》显示,广州买手店数量(48家)远低于上海(197家)、北京(168家),甚至低于杭州(54家)。另外,流花服装商圈商贸市场也面临着对外出口下滑的压力,内需成为新增长趋势。
在系列政策和机遇引导下,已有企业主体正主动探路,将传统服装批发的客流、货流优势引入多元业态,推动专业市场转型。作为广州火车站商圈站西片区的后起之秀,2008年开业的汇美国际服装城曾一度引领广州时尚商贸圈的创新风潮。就在近日,鸿胜集团作为“汇美”品牌创始团队,主动引流时尚商贸“上楼”发展,孵化打造了首个共创型时尚灵感产业社区品牌——汇美FCC(Fashion Creativity Community),开启广州服装专业市场产业社区化转型的首次尝试。
据汇美FCC创始人陈思敏介绍,此次将“共享社区”概念引入服装专业市场,是希望打造出以流量赋能品牌,用社区凝聚产业链的创意空间。据了解,FCC不仅是一个时尚产业办公及展示空间的品牌,也是推动转型及孵化创意的时尚服务品牌。
未来展望:打造世界级商圈
“这些动向说明,当前以火车站、中大等地为首的商贸市场集群,正在孕育着新一轮‘非标化’发展苗头。”孙斌表示,汇美FCC、中大门城市之丘等载体的改造入市,意味着专业市场转型将会从跳出市场本身,接纳更为多元的业态和功能,以开放、共享的社区空间,辐射产业链以外及更多外延的消费者、从业者。商贸市场非标化转型现象的多点开花,其实也契合以“大消费”撬动“大产业”发展的上位规划目标。
感性城市大湾区负责人梁懿月表示,目前,广州服装专业市场业主正积极求变,改变传统“甩手房东”经营惯性,而是投入更多资源、产业内容到物业内,与商户、消费者持续共创运营,这是当前商贸市场能够持续“活下去”的关键。
随着11号线的开通,流花商圈的交通便利性大幅提升,为商圈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流花商圈有望借助地铁带来的大量人流,进一步推动商贸、时尚、文旅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