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龙年生僻字“龘”和“朤”走红背后:传统文化的新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19:1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龙年生僻字“龘”和“朤”走红背后:传统文化的新生

2024年龙年春晚,一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让生僻字“龘”火遍全网。与此同时,“前程朤朤”也频繁出现在人们的祝福语中。这两个原本鲜为人知的生僻字,为何会在龙年春节刷屏?它们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

01

“龘”:龙的腾飞

“龘”(dá),这个由四个“龙”字组成的生僻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释义为“飞龙之状”。上海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王敏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解释道:“‘龙行龘龘’形容的是龙行飞舞的样子,传统的用法应该与迎接龙年的到来没有关系。但今天我们把它找出来,用于龙年的祝福语,因为这个组合看上去都是‘龙’,还是六个繁体字的‘龍’,是不是也能让人联想到龙年六六大顺呢?这很能够满足我们喜迎龙年、亲近传统文化的心理需要。”

在甲骨文中,“龘”字的形态宛如一条腾云驾雾的飞龙,展现了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和对力量的向往。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尊贵和力量,而“龘”字则将这种象征意义推向了极致。在龙年春晚的主题“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中,“龘”字不仅体现了龙的腾飞,更寄托了人们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02

“朤”:光明与希望

与“龘”字一同走红的,还有“朤”(lǎng)。这个字古同“朗”,本意为明亮。在“前程朤朤”这个短语中,“朤”字被赋予了光明和希望的寓意。正如王敏所说:“‘朤’字同‘朗’,明朗之意。”在龙年新春,人们用“前程朤朤”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希望新的一年充满光明和机遇。

“朤”字的走红,反映了中国人对光明和希望的永恒追求。在传统文化中,光明常常与希望、智慧和善行联系在一起。人们在春节互赠“前程朤朤”的祝福,不仅是对个人发展的祝愿,也是对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美好期待。

03

从生僻到流行:传统文化的新生

“龘”和“朤”的走红,是传统汉字文化在网络传播助力下重获新生的生动实践。这些原本沉寂在字典中的生僻字,因为春晚和社交媒体的传播,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正如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所言:“生僻字的走红是传统汉字文化在网络传播助力下重获新生的生动实践,在被二创以后,生僻字不再生僻,传统汉字的造字之美在美学设计中重现,这些生僻字背后的故事和含义也被更多人所知,来自千年前的古字成为互联网时代新的景观,在流行语、表情包、个性设计中被赋予新的生命。”

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得益于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生僻字的输入和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追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的慰藉和文化的归属感。生僻字的走红,正是这种文化认同感的体现。

04

使用生僻字:既要创新也要谨慎

面对生僻字的走红,专家也提醒人们在使用时要注意场合和对象。王敏建议:“第一,要弄懂再用,不要想当然,不要误用。比如‘龙行龘龘’是希望龙年大吉大利,‘龍’越多越好。但我们一查辞书,会发现还有一个包含四条‘龍’的字,那样叠字的话有八条龙不是更好吗?但是,过犹不及,因为该字的读音为zhé,意思是啰唆、唠叨,另外是作为‘詟’(恐惧、丧胆的意思)的异体字,与龙飞舞的样子无关。第二,要注意使用场合和对象。如果是公共媒体,最好加注说明读音、含义。如果是私人传播,最好不要发给年龄大、上网少的朋友。总之,就是不要因为使用生僻汉字,造成不必要的交际障碍。”

生僻字的使用,既要创新也要谨慎。在使用生僻字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沟通障碍。同时,也要尊重汉字的文化内涵,避免随意篡改和滥用。

“龘”和“朤”的走红,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无限生机。这些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它们的重新流行,不仅是汉字文化的复兴,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带着“龙行龘龘”的豪情和“前程朤朤”的希望,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古老的汉字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