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提醒:褪黑素不是失眠特效药,盲目服用有风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提醒:褪黑素不是失眠特效药,盲目服用有风险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良好的睡眠似乎成了奢侈品。据统计,近半数中国人每晚睡眠不足8小时,失眠问题日益严重。褪黑素作为市面上 popular 的助眠产品,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在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揭开褪黑素的神秘面纱。


在医院里接受睡眠监测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显示,2022年中国人均睡眠时长为7.4小时,近半数人(47.55%)每晚睡眠不足8小时,更有16.79%的人每晚睡眠不足7小时。睡眠质量差、入睡晚、睡眠浅已成为常态。

面对失眠困扰,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褪黑素。根据全球领先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的数据,14%的膳食补充剂使用者服用补充剂是为了改善睡眠健康,其中66%的人选择服用褪黑素。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预测,到2025年,中国褪黑素市场规模将达到8.4亿元。


睡眠健康膳食补充剂主要使用的原料调查(数据来源:益普索)

褪黑素:大脑的天然“安眠药”

褪黑素是由大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天然胺类激素,通常在晚上10点左右开始分泌,随着分泌量的增加,身体会逐渐产生睡意。褪黑素的分泌受光线影响显著,夜晚的黑暗环境会促进其分泌,而光线(如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则会抑制其分泌,导致睡眠节律紊乱。

市面上的褪黑素产品多为从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人工合成激素,常被用作助眠药物或营养补充剂的成分。

褪黑素能治疗失眠吗?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指出,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补充褪黑素对慢性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不推荐成年人使用褪黑素治疗慢性失眠。

褪黑素是一种保健品而非药品,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睡眠而非治疗失眠。对于因褪黑素分泌不规律或缺乏导致的失眠,服用褪黑素可能有效;但对于由焦虑、压力等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效果则不理想。

褪黑素适用人群

  •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褪黑素分泌减少,导致失眠、多梦等症状,适当补充可改善睡眠质量。
  • 倒时差人群:有助于调整生物钟,缓解时差反应。
  • 睡眠时间紊乱者:如夜猫子、晚睡晚起者。
  • 倒班工作者:如出租车司机、工厂夜班工人等。

褪黑素的禁忌人群

  • 抑郁症患者
  • 凝血障碍症患者
  • 正在使用其他镇静剂的人
  • 正在服用凝血剂或血液稀释药物的人
  • 器官移植患者
  • 妊娠期妇女
  • 心脑疾病患者
  • 酒精过敏者

褪黑素的副作用

在中国,褪黑素被允许作为保健食品原料使用,保健功能限定为改善睡眠,每日推荐用量为1-3mg。正常情况下,人体自然分泌的褪黑素约为0.3毫克,远低于很多保健品中的含量。建议从最低剂量(0.1mg)开始尝试,首次不超过0.5mg。过量服用(3毫克或以上)可能导致:

  • 白天嗜睡
  • 情绪波动
  • 幻觉
  • 睡眠紊乱

如果在正常剂量下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

  • 白天嗜睡
  • 抑郁或易怒
  • 焦虑
  • 头痛、头晕
  • 腹部不适
  • 多梦或噩梦
  • 昼夜颠倒

使用褪黑素的注意事项

  1. 尝试自然补充方式:通过健康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来调节褪黑素水平,避免副作用。富含褪黑素的食物包括小麦、西红柿、西兰花、香蕉等。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如早晨晒太阳、使用暖色调夜灯等,也有助于促进褪黑素的正常分泌。

  2. 合理安排服用时间:建议在睡前30-60分钟服用,首次使用可提前至睡前1-2小时。褪黑素的起效时间约为20分钟,半衰期较短,效果持续时间有限。

  3. 避免长期服用:市面上褪黑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可能存在含量超标、成分不纯等问题。在没有专业医生指导下,建议服用时长不超过四周。

夜晚,对于失眠的人来说就像一个地狱,困扰着无数人。但“神器”褪黑素绝不是所有人的救命稻草,更重要的是找到失眠的根源,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走出失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