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GDP破5600亿居大湾区第三,经济民生双丰收
惠州GDP破5600亿居大湾区第三,经济民生双丰收
惠州,这座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的城市,近期在经济、民生、文化等多个领域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从经济数据到民生政策,从文化遗产保护到地方政治动态,惠州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最新数据显示,惠州2023年GDP总量达到5639.68亿元,同比增长5.6%,在粤港澳大湾区中仅次于深圳。作为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和深圳都市圈副中心,惠州展现出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
2024年前三季度,惠州GDP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到4196.73亿元,同比增长4.7%,位居全省前列。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318.87亿元,同比增长7.8%,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惠州的外贸进出口总额等多项指标增速位居珠三角前三,展现出强大的外向型经济实力。
惠州的工业发展尤为突出,已形成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集群。2024年1-11月,惠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335.5亿元,同比增长9.1%。两大支柱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1.8%,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增长18.9%,为惠州经济稳增长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
民生实事持续改善
惠州市政府始终将民生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推进各项民生实事的落实。近期,市政府面向社会公众征集2025年民生实事意见建议,征集事项涵盖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环境整治、公共交通、文化体育、公共安全、农业农村、灾害防治等多个领域。
2024年,惠州已经实施了十项民生实事,包括增加优质公办学位供给、加强食品检验检测、道路交通整治、提高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水平、适龄妇女产前筛查、农村路建设、长者饭堂建设、就业驿站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等。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在文化发展方面,惠州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建设。广东推出的44条文化遗产游径中,惠州有多处重要文化遗产点入选。这些游径涵盖孙中山、海上丝绸之路、古驿道、华侨华人、海防史迹、西学东渐、近代商埠开放、非遗(粤剧)等8大主题,将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共同记忆和文化情感的历史遗迹“串珠成链”,形成可读、可游的文化线路。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表示,这种做法让文物重新焕发生命力,彰显了更大的文化价值。此外,广东还推出了“广东文物主题游径地图”小程序,让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查看250多个资源点,包括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
政治动态稳定有序
惠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近期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在第二十七次会议上,会议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则丰主持,主要议程包括接受陈永康辞去省十四届人大代表职务,并依法补选陈宇航、余建红为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此外,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在第三十七次主任会议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吉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郑则丰、张伟荣、邱伟泽、温小林、袁清山、李箫出席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黎明列席会议。会议主要审议人事任免事项,并决定召开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建议议程包括审议人事任免事项和其他事项。
惠州近期的社会动态展现出一幅全面发展的图景:经济持续增长、民生不断改善、文化繁荣发展、政治稳定有序。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惠州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