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寻人:社区资源助力找亲人
抖音寻人:社区资源助力找亲人
2016年大年初二,河北燕郊一位83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李凤琴走失。抖音集团员工曾华决定用他平时工作中常用的弹窗本地信息的方式来帮助这一家人,他以走失地为圆心,以老人行走的预估距离为半径,向该区域的今日头条用户推送了一则寻人信息。5个小时之后,有两位今日头条的用户相继联系老人家属提供线索,也就在当天,大年初二的傍晚,家属在三河火车站一带找回了李凤琴老人。
这一偶然事件,催生了抖音集团的公益项目“抖音寻人”。该项目借助精准的推送技术和庞大的用户群体,系统性地帮助那些容易走失的人群。截至2024年6月,抖音寻人已推送信息196,632条,累计帮助22,859人团圆,其中包括1,711位未成年人、12,873位成年人和8,275位老年人。
抖音寻人的技术原理是,对于走失时间在三个月之内的人,借助平台、技术、用户量及各地志愿者,按照地理定位将走失者的相关信息,通过手机弹窗和APP内优先推荐的方式推送给附近的人,帮助寻找走失者。如果走失者走失时间已超过三个月,抖音寻人会发动创作者借助抖音、头条等平台,通过发布寻人寻亲短视频、微头条等方式,一起助力团圆。
除了技术优势,抖音寻人还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合作。2016年7月,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与抖音寻人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互联网+救助寻亲”合作。2022年11月,抖音寻人发起“同伴计划”,提供百万流量对公益机构进行扶持,希望结合“同伴”的力量,完成线上、线下、救助、关怀的有机结合。在为期8年的寻人过程中,全国共有2.6万名志愿者给予了积极的帮助。
社区资源在寻人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让爱回家”公益组织为例,该组织通过线下救助活动和在线寻人数据库,已帮助8466人与亲人团圆。救助站则为走失人员提供临时庇护和信息登记服务,成为寻人的重要节点。
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为寻人行动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抖音、微博等平台不仅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还能通过用户互动获取更多线索。例如,一位父亲通过抖音发布寻人信息,仅用1分钟就找回了走失的女儿。这种高效性是传统寻人方式难以企及的。
然而,寻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何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何保护走失者的隐私,如何获得家属的信任,都是寻人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挑战。抖音寻人项目通过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隐私保护措施和志愿者培训体系,努力克服这些困难。
社区资源在寻找失踪亲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从抖音寻人项目的成功实践,到志愿者团队的无私奉献,再到社交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每一个环节都在为团圆注入希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的失踪者将被找到,更多的家庭将重获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