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小学生上下学安全指南
临近年关,小学生上下学安全指南
随着寒假的临近,学生上下学安全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统计,近年来学生交通事故频发,仅2023年某学校就发生了128起交通事故,导致142人受伤,其中不乏重伤病例。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提醒我们,学生交通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步行安全篇
对于步行上下学的学生来说,遵守交通规则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首先,一定要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边行走,并且每横列不超过二人。其次,不要穿越、攀爬、倚坐护栏,不在马路上相互追逐、打闹、玩耍,不要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横过马路或通过十字街时,要走斑马线、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并注意红绿灯信号标志:红灯停,绿灯行。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骑行安全篇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学生开始选择骑自行车上下学。然而,骑行安全同样不容忽视。首先,骑自行车前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拐弯。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行人、车辆,不闯红灯。此外,特别强调的是,骑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时,必须全程正确佩戴安全头盔。选购头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选择有合格证、商标、厂名、厂址、标准代号等标志的产品,产品外观印刷整齐,图案清晰,外观整洁;看产品是否有缓冲材料。用手用力按压头盔的内缓冲层,应有轻微反弹感,即不坚硬,也不出坑、掉渣;护目镜透光性要好,头盔佩戴贴合舒适。
乘车安全篇
对于乘坐私家车上下学的学生,安全带就是生命带。未满12周岁的孩子乘坐私家车时,应该在后排位置,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部分家长为图方便会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殊不知副驾驶通常会配备安全气囊,发生碰撞时,瞬间弹出的气囊会对孩子的头部和颈椎造成致命伤害。另外,安全带是按照成人身体特征设计的,未满12岁的孩子由于身高所限,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带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会勒伤、割伤孩子颈部,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所以,未满12周岁的孩子乘坐私家车时,应该在后排位置,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此外,家长应随时锁好儿童安全锁;在抵达目的地时,应在保证自己和其他车辆的安全前提下上下车,对于年幼的儿童最好由家长陪同。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不要让孩子把头、手、胳膊等伸出窗外,以免发生意外伤害;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引发交通事故,伤及他人。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有序上下车,不拥挤、不推搡。在车内要坐稳扶好,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下车后,不要急于从车前或车后横穿马路,要等车辆驶离后再过马路。
特殊天气安全篇
冬季天气寒冷,路面湿滑,给出行带来了额外的挑战。建议孩子们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便于司机识别。在雪天或冰冻路面上行走时,要格外小心,避免滑倒。如果遇到大雾或大雪天气,能见度较低,最好提前出门,留出充足的时间。家长接送孩子时,也要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车距,避免急刹车。
家长和学校的责任
保障学生安全,不仅是学生和家长的责任,也是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家长要以身作则,遵守交通规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学校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关注学生安全问题,比如在上下学高峰期,交警部门可以增派警力维持交通秩序,社区可以组织志愿者协助疏导交通。
学生安全无小事,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平安上学,安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