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公交司机学手语,暖心服务特需乘客
太原公交司机学手语,暖心服务特需乘客
近日,太原公交三公司三车队开展了一场“手语传情、传递爱心”学手语活动,邀请手语志愿者刘亚宁对车队驾驶员进行现场教学。此次活动旨在提升公交驾驶员与听障乘客的沟通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在培训现场,公交驾驶员们认真学习了诸如“您好,您需要我的帮助吗?”“不要着急,我会等你的。”“请问您到哪儿?”等车厢日常服务用语的手语表达。从简单的手语单词到完整的短句,驾驶员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反复练习,力求准确传达每一个动作的含义。虽然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大家相互鼓励,很快就掌握了20多种常用手语短句。
814路驾驶员魏小晋表示:“通过学习手语,我们能够更好地与听障乘客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更周到的服务。”863路驾驶员宋海茜也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因为线路途经多所医院,经常会遇到聋哑乘客。以前遇到问询时不知道如何交流,现在掌握了针对性手语,可以通过手语与他们沟通,让乘客感受到更多的关爱。”
车队书记王润涛表示:“这个活动看似普通平凡,却折射着爱心与真心。通过此次活动,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关注到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太原公交三公司三车队的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公交服务质量,也体现了社会对特殊群体需求的关注与包容。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手语服务,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友好的出行环境,让每一位乘客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放眼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公共交通无障碍服务的建设。例如,深圳的无障碍公交导乘系统利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助乘软件、语音提示和震动提示等功能,帮助视障人士准确获取公交车进站信息和车门方位。目前,该系统已在深圳超过3800辆公交车上安装,并被纳入新车采购标准配置。这些创新举措为特殊群体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也为太原公交的无障碍服务提供了有益借鉴。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无障碍环境的日益重视,相信会有更多贴心的服务和智能设施应用于公共交通领域,让出行变得更加安全便捷。太原公交三公司三车队的这次手语培训活动,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它传递的不仅是手语知识,更是公交人对乘客的满满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