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断食或致毛发再生受阻,西湖大学研究揭示背后机制
轻断食或致毛发再生受阻,西湖大学研究揭示背后机制
“轻断食”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减肥方法。西湖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长期“轻断食”可能对毛发生长产生不利影响。12月14日,这项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
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发现,“轻断食”会诱发毛囊干细胞凋亡,从而抑制毛囊再生和毛发生长。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张兵表示,这一发现源自一次意外:2021年夏天,一只因忘记喂食而挨饿的小鼠,在后续观察中出现了大量毛囊干细胞凋亡的现象。
研究团队设计了实验来验证这一发现。他们给小鼠剃毛后观察毛发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限制进食的小鼠在30天内几乎完全再生了毛发,而接受“16+8”(即每天在固定的8小时内摄入所需全部食物,其余16小时进行禁食)或隔日进食方案的小鼠,在96天后仅有部分毛发生长。
进一步研究揭示了这一现象的科学机制。在动物的生命周期中,毛囊会周期性地经历再生,这一过程由毛囊内部的干细胞驱动。不限制进食小鼠的毛囊干细胞在剃毛后约20天开始激活,并持续活跃直到毛发生长完成。相比之下,接受间歇性禁食的小鼠的毛囊干细胞虽然也能正常激活,但经过长时间的禁食后会出现大量凋亡。在进食与禁食周期中,干细胞反复激活和凋亡,导致毛囊的生长在生长期早期阶段出现“卡壳”,无法正常长出毛发。而且,禁食时间越长,毛囊再生的负面影响就越明显。
研究团队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一步揭示,禁食诱导的干细胞凋亡与毛囊附近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增加密切相关。饥饿状态下,肾上腺会分泌皮质醇和肾上腺素两种促进脂解的激素,这些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皮肤,从而指挥脂肪细胞进行分解,释放大量游离脂肪酸,引发毛囊干细胞凋亡。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是否同样适用于人类,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小型临床试验,对49名健康年轻成年人进行观察。结果提示,类似的毛发生长抑制现象在人类身上也会出现:进行每天18小时禁食的限制性饮食使得毛发生长的平均速度降低了18%。不过,研究人员也指出,这一效果仍需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