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春天三季报:营收增23%但亏损扩大,现金流改善难掩风险
ST春天三季报:营收增23%但亏损扩大,现金流改善难掩风险
ST春天(600381.SH)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报和三季报显示,公司虽然在营业收入上实现了增长,但净利润亏损却在不断扩大,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投资者在各大财经论坛和社交媒体上纷纷讨论,试图解读这份喜忧参半的财报背后隐藏的真相。
财务数据:营收增长难掩亏损扩大
从最新财报数据来看,ST春天的经营状况呈现出明显的矛盾特征。2024年中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3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82%,实现了连续四年的上涨。然而,归母净利润却为-5986.99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了927.92万元。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这一趋势并未得到扭转。公司营收进一步增长至1.98亿元,同比增幅达23.22%,但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9045.18万元,扣非净利润更是亏损8970.92万元。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短期改善难掩长期风险
在现金流方面,ST春天似乎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2024年中报显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733.0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180.12万元。到了第三季度,这一数字进一步增长至1945.68万元,同比增幅高达117.09%。然而,这些短期改善并不能掩盖公司面临的长期风险。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从2024年中报的4.57%进一步增至三季报的5.91%。虽然这一水平在行业中并不算高,但考虑到公司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这一趋势仍值得警惕。
市场反应:涨停背后的风险与机遇
2025年1月7日,ST春天股价实现涨停,价格达到4元,成交量为3.77万手,成交额1480.87万元,换手率仅为0.64%。主力资金净流入118.89万元,显示出一定的资金支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股价涨停,但成交量相对较低,这表明仍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持观望态度。这种情况下,短期的涨停可能较为脆弱,若未能持续吸引买盘,可能导致股价在短期内出现回调风险。
风险提示: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ST春天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其持续经营能力的不确定性。公司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2024年前三季度的亏损进一步扩大,这引发了市场对其长期稳定性的担忧。此外,公司在业务转型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从虫草业务转向酒水快消品和大健康领域后,新业务尚未带来显著的利润改善。特别是酒水业务,因市场拓展费用高企和疫情影响,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
合规风险:虚假宣传后遗症
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ST春天的产品听花酒存在虚假宣传问题,公司因此受到行政处罚,并引发股价波动,对品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同年8月,公司再次因广告违规收到监管警示函,要求整改并杜绝类似行为。这些合规风险不仅影响了公司的短期业绩,还可能对其长期发展构成威胁。
结语:理性看待短期波动
面对ST春天近期的市场表现,投资者需要保持理性。虽然股价的短期上涨可能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但公司基本面的改善才是决定其长期价值的关键。投资者在关注市场动态的同时,更应注重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风险因素,避免盲目追高。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公司的后续财报和市场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