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美国研究生:GRE、GMAT考试规划与技巧详解
备战美国研究生:GRE、GMAT考试规划与技巧详解
随着标准化考试进入旺季,许多准备申请美国研究生的同学已经报名了托福、雅思、GRE、GMAT或GRE SUB等考试。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类考试)的相关经验和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常见类型
- GRE:全称为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适用于申请大多数的专业项目;
- GMAT:全称为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专注于商科,如管理学类的专业领域;
- GRE SUB:针对申请一些专门领域博士的学生,如数学、物理、心理学等,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Subject Test。
在选择考试前,一定要了解并确定好即将申请的专业和学位对应要求的考试有哪些,再更有针对性地学习,避免浪费学习时间。
考试设置
像语言类考试分为“听、说、读、写”四大科目一样,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也同样区分了考试科目。
- GRE:包含分析性写作(Analytical Writing)、文字推理(Verbal Reasoning)和数量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三个科目。
- GMAT:包含文本逻辑(Verbal Reasoning)、定量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和数据洞察(Data Insights)三个科目。注意:2023年11月GMAT改版,由四个科目缩减为三个,请按照新的形式进行备考。
与托福和雅思不同,GRE和GMAT采用自适应题库形式,考试题目会根据考生的作答水平调整难度。以GRE为例,分析性写作单独计分,文字推理和数量推理各占170分,满分为340分。如果题目越做越简单,说明进入了easy模式,成绩不会超过150分;反之,如果越做越难,则进入了hard模式,成绩不会低于151分。
备考规划
由于在申请前的阶段里,我们可能需要规划多项标化考试的准备。作为参考,可以通过各类考试的设置对比,以及自身条件,来确定自己的备考规划。
时间充足
语言基础较弱:对于英语基础相对较弱,或目前词汇量较少的同学来说,可能备考难度相对较大,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学习和准备。除了可以通过多次报考各类考试,来总结经验逐步提高分数或调整学习方式之外,建议优先选择备考语言考试,语言过关之后再进一步提高词汇量备战GRE。
语言基础较强:对于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来说,托福雅思的备考相对简单,也可以优先备考GRE、GMAT。即优先攻克难度较大的考试,之后再考语言类考试就会相对更加轻松,这样也能节省出更多时间来进行其他申请所需的准备。再加上GRE和GMAT的有效期长,也不用担心因为考试太早而无法在申请时提交给院校的问题。
时间紧张
如果是距离提交申请比较临近,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去积累学习的同学,可以根据个人水平和申请院校的要求,来选择更需要报考的考试。比如有些同学相比托福的考试形式来说,就更加适应雅思,更容易取得理想分数。但在选择GRE或GMAT备考的时候,还需要权衡想要申请的院校项目,和其申请要求。在时间不够充分的情况下,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更多取舍和抉择。
由于一些院校项目,不要求学生必须提供GRE和GMAT成绩的,所以也可以适当选择这样的院校项目,来留出更多时间给其他申请材料做准备。但如果想要申请的项目有明确的成绩要求,就只能做好短时间的考试准备了。
备考心得
背单词:通过前面我们提到的词汇量要求来看,备考时积累词汇量至关重要。建议大家尽可能使用空闲时间多加背诵考试单词。背单词的方式可以根据个人学习能力和习惯,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可以通过单词软件来打卡学习,通过单词书默写背诵等。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建议日常积累式学习,使基础更加牢固。推荐通过《经济学人》、《纽约时报》等刊物进行长期学习积累,联系上下文去记忆单词,效果要比直接背诵更好。此外考试中的一些出题内容也会取自这些期刊杂志,所以阅读这些内容,在答题时也会更有帮助。但如果是没有太多时间日积月累备考,反而需要在短时间内出分的同学,建议大家参考遗忘曲线的规则去反复学习高频词汇,加深短时间内的记忆。
刷题:GRE和GMAT在刷文本逻辑题时,建议求质不求量,尤其是阅读和填空题。通过多次反复地练习去理解每道题的解题逻辑,带着同样的逻辑去套用到其他题目上,比单纯刷大量题库要稳妥一些。而对于数量推理,即数学的部分,中国学生相对来说在这方面更有优势。除了需要熟悉对应的英文出题方式,在数学知识上的难度并不是很大。所以很多学长学姐在考试策略上,会更加偏向尽量必保这部分拿到满分。如果需要补足在题目理解上的问题,建议学习数学高频单词。
以上就是关于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准备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够以清晰的备考思路做好更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