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杭温高铁开通,杭州至温州最快87分钟,多项技术创第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杭温高铁开通,杭州至温州最快87分钟,多项技术创第一

引用
中国科技网
8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09/07/content_226167.html
2.
https://www.most.gov.cn/ztzl/qgkjdh2023jl/jlgb/202406/t20240620_191103.html
3.
https://news.66wz.com/system/2024/08/14/105648843.shtml
4.
https://www.crecg.com/web/10089492/10091154/10278755/index.html
5.
https://www.zj.gov.cn/art/2024/9/11/art_1229692663_60229976.html
6.
https://tunnelling.cn/Search.aspx?searchContent=%E5%B1%8F%E5%B3%B0%E5%B1%B1%E9%9A%A7%E9%81%93
7.
https://www.cctat.cn/public/index.php/index/shows?catid=52&id=52376
8.
https://www.nzz01.com/id-258.html

9月6日,杭州至温州高铁(以下简称杭温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杭州西至温州北最快仅需87分钟。这条全长2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线路,穿越浦阳江、楠溪江等河流,跨越大盘山、括苍山等山峰,沿线分布着81座隧道和117座桥梁,施工难度极大。然而,正是在这样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杭温高铁创造了多项技术创新和突破,成为我国高铁建设的又一里程碑。

01

聚能水压爆破:革命性隧道施工技术

在杭温高铁的建设过程中,聚能水压爆破技术的应用堪称一大亮点。传统隧道施工中,全断面开挖需要打设160个炮孔,而采用聚能水压爆破技术后,这一数字锐减至38个,同时炸药用量也减少了近一半。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显著改善了施工环境。据杭温高铁站后三标段工程部长武兆驰介绍,创新方法的使用让炸药用量少了将近一半,更环保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02

光学卫星遥感:智能化建设新突破

杭温高铁在全国首次实现了光学卫星遥感技术运用于铁路外部环境整治,数字化、智能化贯穿建设的全链条。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还为我国高铁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

03

克服复杂地形:6座桥7个隧道的挑战

杭温高铁三标段有6座桥、7个隧道,其中隧道长度就有36公里,施工难度很大。面对这一情况,杭温高铁在“新”上下功夫,不断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在杭温高铁建设过程中实现住建部十项新技术全覆盖,全线打造18处示范工点。同时,考虑杭温高铁的线路走向及其沿途的气候地质特征,鼓励、支持各参建单位采用新型材料,利用各类智能化、高精度的自动化设备,解决高速铁路建设中的施工问题。

04

民资参与高铁:开创投建营新模式

作为国内首条国务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和国家发改委社会资本投资示范的“双示范”高铁项目,杭温高铁的建设模式具有开创性意义。二期杭州至义乌段由浙江首条省方全资建设,一期义乌至温州段则由民营企业百盛联合集团控股投资建设。这种“社会投资+工程总承包+委托代建”的混改铁路建设管理模式,不仅为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路径,也为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05

18处示范工点:打造精品工程

杭温高铁在建设过程中,注重技术创新和质量控制。全线打造了18处示范工点,建成了12个标准化试验室。据统计,全线平均Ⅰ类桩基率达到99.66%,多座桥梁Ⅰ类桩基率更是达到100%。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杭温高铁在工程质量上的卓越追求。

06

35项课题研究: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为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杭温高铁开展了35项课题研究,申请专利118个,发表论文70篇。这些科研成果不仅为杭温高铁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我国高铁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杭温高铁的开通运营,不仅大幅缩短了杭州至温州的旅行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它展示了我国高铁建设的高水平和创新能力。作为一条集路网、城际、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黄金路线,杭温高铁将为沿线群众出行带来更多便利,带动旅游资源开发,有力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