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斯托大学揭秘蓝莓变蓝的秘密
布里斯托大学揭秘蓝莓变蓝的秘密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团队最近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一项令人惊喜的研究成果:蓝莓之所以呈现蓝色,秘密竟然藏在其表面的蜡质层中。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蓝莓颜色的成因,还为开发新型着色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团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蓝莓表面的微观结构,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纳米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散射蓝光和紫外线,使得蓝莓在人类眼中呈现出蓝色,而在能够看到紫外线的鸟类眼中则呈现出蓝紫外光的颜色。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发现,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巧妙的实验。他们将蓝莓表面的蜡质层去除,并在卡片上重新结晶。令人惊喜的是,这种重新结晶的蜡质层同样呈现出蓝紫外光的色彩。这种超薄着色剂的厚度仅为2微米,虽然反射率较低,但能明显呈现出蓝色并很好地反射紫外线。
布里斯托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的研究员罗克斯·米德尔顿解释说:“蓝莓的蓝色不能通过挤压来‘提取’,因为它不存在于可以从水果中挤出的色素汁中。我们通过去除蜡质层并在卡片上重新结晶,成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蓝紫外光涂层。”
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自然界中,蓝色是一种相对稀有的颜色,大多数植物并不具备产生蓝色色素的能力。而蓝莓通过其表面蜡质层的特殊结构实现了蓝色的呈现,这为研究植物色彩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更令人兴奋的是,这一发现还可能带来实际应用的突破。目前,研究团队正致力于寻找更简单的方法来重建这种涂层,这有望开发出一种更可持续、生物相容性更好的蓝紫外光反光涂料。这种涂料不仅可能应用于塑料和化妆品行业,甚至还有望开发出可食用的版本,为食品行业带来创新的着色方案。
这一发现再次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和科学研究的价值。正如米德尔顿所说:“在我们种植和食用的常见水果上发现一种未知的着色机制,这真的很有趣。更令人兴奋的是,能够通过收集蜡来复制这种颜色,制作一种前所未有的新蓝色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