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利用亲属曲线敛财,国企领导刘采成终陷囹圄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30:1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利用亲属曲线敛财,国企领导刘采成终陷囹圄

“我曾经是一名受人尊敬的国企领导,拥有令人羡慕的职位和收入。然而,这一切都在我第一次接受贿赂的那一刻开始改变。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后来的习以为常,我逐渐迷失在权力和金钱的诱惑中,最终坠入了腐败的深渊。”

这是刘采成的忏悔。他从一名正处级干部沦为阶下囚的故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01

从廉洁奉公到贪污受贿

刘采成,1969年10月出生,1991年9月参加工作。从贵州省原遵义地区卫生局工作员到遵义市财政局行政事业财务科科长,再到遵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采成的仕途看似一帆风顺。然而,随着权力的增大,他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在担任市财政局行财科科长后,手里有了一些权力,找我办事的单位和老板增多,各种饭局也越来越多,自己思想上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刘采成被留置后交代说,起初他坚决推辞别人送的土特产,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随波逐流的心态左右了刘采成,他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丧失了是非标准、开始放松自我要求,从收受普通的土特产、礼物,到笑纳名贵烟酒……面对越来越多的红包和礼品,他的心态从开始的拒绝变成了坦然接受。

02

心态失衡:从“甜头”到贪婪

“别人很难办到的事,我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很享受这种优越感。”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理想信念的丧失,让刘采成在一次次放纵中迷失了方向,在自我麻痹中跌入了欲望的深渊,一步一步突破底线、触碰高压线。

2009年,刘采成被提拔为遵义市新区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适逢新区大搞开发,他每天的工作涉及诸多工程项目和资金投入,也接触到更多的商人老板,看到老板们在生活中一掷千金而面不改色,他心里的天平开始失衡:“自己手中掌握着这么多项目,为什么却只能看着别人发财?”

热衷攀比、心态失衡让刘采成廉洁失守并走向腐化堕落。他被贪欲蒙住了眼睛,萌发出一夜暴富的心理,这种心理一步一步驱使他不择手段地敛财,以物欲的满足来补偿其心理的失衡,在追求“更高的待遇”“更好的生活”中迷失方向,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03

曲线敛财:利用亲属充当“马前卒”

办案人员发现,在刘采成受贿的关键节点,总有其亲属出现充当“马前卒”。

2013年,刘采成担任新蒲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管理着大大小小上百个建设项目。看着手中如此之多的项目,他想借此发财的欲望愈加强烈,考虑到不便亲自出面,他找来自己的外甥向某某,让其作为自己的利益代言人。他让向某某负责找来商人老板承接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劳务分包、装修等工程项目,再利用职权向项目负责人打招呼,帮助商人老板顺利拿到工程,然后由向某某出面收受好处费。

“向某某是我外甥,我对他很信任,他也很听我的安排。”刘采成交代,他通过向某某先后收受贿赂共计600余万元。

除了自己的外甥,刘采成还将姐夫汤某某发展为“代言人”。对于这样的行为,他却是这样理解的:“读书的时候,姐姐一家对我照顾有加,家庭条件比较拮据,现在我有能力了,正好也能帮帮。”

刘采成自以为的“帮”,实质上却是“害”。他妄图使用“障眼法”,隐身幕后,唆使亲属充当其索贿受贿的“马前卒”“代言人”,自己不方便说的话,就让亲属去说;自己不方便要的钱,就由亲属去要,这让亲属也跟着他在歧途上越走越远。

“曲线”敛财看似有利可图,实则穷途末路。当办案人员将刘采成收受“感谢费”的证据摆在他面前时,他才真正体会到,再精明的贪腐手段也是纸里包不住火。他自认为手段高明,却落得亲属和自己同时被留置的下场。

04

腐败的代价:个人、家庭、企业的三重打击

2023年2月,刘采成因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接受遵义市监委监察调查。2023年7月,刘采成被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刘采成的堕落,不仅葬送了自己的前程,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的亲属因充当“马前卒”而受到牵连,原本和睦的家庭支离破碎。对企业而言,刘采成的腐败行为严重损害了企业利益,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05

反思与警示: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刘采成的案例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企业的蓬勃发展,内部腐败问题也日益凸显。一些员工罔顾职业操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仅侵蚀企业利益,还污染了营商环境,间接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整治腐败,需要多方发力、综合施治。对企业来说,应当全面梳理业务链条,加强对关键岗位的监督,加大对贪腐行为的惩治力度。对监管部门来说,应加强与企业的联动,指导其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同时,还应强化社会监督,鼓励通过各种渠道举报涉贪涉腐行为。

个人层面,刘采成的案例提醒我们,坚守职业道德和法律底线是每个职场人必须恪守的准则。面对权力和金钱的诱惑,唯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06

结语:警钟长鸣,方能行稳致远

“我曾经以为自己能够掌控一切,却没想到最终被欲望所控制。现在,我只能在铁窗内反思自己的行为,希望我的经历能给更多人敲响警钟。”刘采成的反思,既是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剖析,也是对后来者的警示。

在权力和金钱面前,每个人都可能面临诱惑和考验。唯有时刻保持警醒,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才能避免重蹈覆辙,真正实现个人价值,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