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治疗新突破:维立西呱引领“五朵金花”治疗理念
心衰治疗新突破:维立西呱引领“五朵金花”治疗理念
老王最近发现下肢水肿,走路也胸闷憋气,夜里躺下呼吸困难。家人陪他去医院,被诊断为心力衰竭。这个诊断让老王一家陷入了焦虑和迷茫。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晚期表现,治疗目标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心脏重构、减少住院次数、降低死亡率。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一种被称为“五朵金花”的治疗理念正在为心衰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五朵金花”指的是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五类药物: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及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刺激剂。其中,维立西呱作为sGC刺激剂的代表药物,因其独特的细胞信号通路机制,能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事件的风险。
维立西呱的作用机制独特,它通过直接刺激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增加环磷鸟苷(cGMP)的水平,从而发挥扩张血管、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这种作用机制不依赖于一氧化氮的浓度,因此在心衰患者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显示,维立西呱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具有独特优势。对于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8,000 ng/L的患者,维立西呱可以显著降低无心房颤动患者的首次心衰住院或心血管死亡复合风险、心衰住院以及心衰住院和全因死亡复合风险。同时,维立西呱的疗效不受基线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功能恶化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在一项涉及22,820例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网络荟萃分析中,维立西呱与标准抗心衰治疗相比,显著减少了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的复合风险。这一发现进一步巩固了维立西呱在心衰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基于这些循证证据,国内外指南共识一致推荐,在已经使用指南导向药物治疗的高风险HFrEF及心衰加重患者中应用维立西呱,以降低心衰住院和心血管死亡风险。2022年ACC/AHA/HFSA心力衰竭管理指南建议,对于有症状的HFrEF患者,应尽早启动包括ARNI或ACEI/ARB、β受体阻滞剂、MRA和SGLT2i在内的“新四联”基石方案。对于“新四联”用药后仍有心力衰竭症状的HFrEF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维立西呱。
值得一提的是,维立西呱已于2023年12月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这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这一创新药物的治疗。维立西呱的推荐起始剂量为2.5 mg,每日1次,与食物同服。剂量调整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每日最大维持剂量不得大于10 mg。
尽管维立西呱的问世为心衰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密切关注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心衰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合并疾病、血压状态、肝肾功能等因素,个体化用药并加强用药监测至关重要。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心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健康。补充维生素B族、镁等营养素,以及使用具有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心脏恢复。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心衰治疗中也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例如,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芪参益气滴丸及芪苈强心胶囊等中成药制剂,可以改善症状、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心衰治疗有望迎来更多突破。例如,Hubrecht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蛋白质Hmga1在斑马鱼的心脏再生中起关键作用。在老鼠实验中,局部应用Hmga1蛋白能够显著改善心脏功能,且没有产生副作用。这一发现为开发预防人类心力衰竭的再生疗法提供了新的希望。
对于像老王这样的心衰患者来说,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病情变化、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是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治疗决策,也是战胜疾病的重要因素。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法问世,为心衰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