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券商发布打假声明,揭露证券诈骗新套路
多家券商发布打假声明,揭露证券诈骗新套路
近日,证券市场掀起了一场“打假风暴”,多家知名券商密集发布声明,对假冒公司员工从事非法证券活动的行为进行全面围剿。这场行动不仅彰显了券商维护市场秩序的决心,也再次敲响了投资者防范意识的警钟。
诈骗手法揭秘:花样百出的“李鬼”行径
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根据多家券商发布的声明,当前主要的诈骗手法包括:
冒充分析师荐股:不法分子假冒知名证券分析师,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虚假投资建议,以“内幕消息”吸引投资者。例如,中信建投证券发现有不法分子假冒其分析师马鲲鹏,承诺超高投资回报,诱骗投资者参与非法活动。
诱导下载假冒APP:骗子以高回报为诱饵,诱导用户下载假冒的投资APP。这些APP往往与正规券商的交易软件高度相似,但背后却暗藏陷阱。国盛证券就发现有不法分子通过微信、QQ等发送非法链接,诱导投资者下载假冒的手机炒股APP。
虚假投资平台骗局:骗子创建虚假投资平台,以“一级市场交易”“OTC场外交易”等名义吸引投资者。粤开证券就发现有不法分子诱导投资者下载假冒的“粤管家・机构版”APP,声称可以参与“内部投资股票信息”的交易。
假冒客服或合作伙伴:不法分子冒充券商客服或合作伙伴,通过电话、社交媒体等方式接触投资者,以推荐股票、委托理财等名义实施诈骗。首创证券就曾发布声明,提醒投资者警惕此类假冒行为。
案例警示:正规机构也可能成为受害者
2019年震惊资本市场的“300亿承兴系萝卜章诈骗案”余震来袭,湘财证券卷入其中。根据华夏时报报道,罗静在资金链紧张之际,湘财证券为其借新还旧提供了帮助。时任湘财证券相关负责人与罗静方面密谋,通过资金空转等方式规避风险。最终,这一诈骗案导致多家金融机构受损,其中湘财证券损失9亿余元。
这一案例警示我们,即使是对专业金融机构,证券诈骗也可能防不胜防。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提高警惕、谨慎投资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防范证券诈骗:券商支招,投资者必看
面对花样翻新的证券诈骗,投资者该如何保护自己?多家券商在声明中给出了明确的建议:
核实身份:投资者可通过拨打券商官方客服电话、登录公司官网或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从业人员信息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的真实性。切勿轻信陌生人的投资建议,尤其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消息。
通过正规渠道投资:投资者应从官方网站或正规应用商店下载交易软件,避免使用不明来源的链接或二维码。所有涉及资金转账的操作,都应在官方渠道进行,切勿将资金转入个人账户或第三方机构账户。
警惕高收益承诺:不法分子往往以“稳赚不赔”“超高收益”等话术吸引投资者。投资者应保持理性,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远离不切实际的高收益承诺。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账户信息、密码、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避免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及时举报:若发现可疑情况,应及时向券商官方渠道核实或举报。一旦遭受损失,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投资者还可以通过中国证监会网站、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等官方渠道,获取更多关于防范非法证券活动的信息。这些渠道定期发布风险警示和合法机构名录,是投资者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资源。
当前,证券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类非法证券活动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投资者在追求投资回报的同时,更要注重风险防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