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新动向:加密货币成洗钱新渠道,专家提醒提高警惕
电信诈骗新动向:加密货币成洗钱新渠道,专家提醒提高警惕
近日,缅甸克伦邦诈骗团伙再次引发关注。这些诈骗团伙通过复杂的网络攻击手段,如木马病毒、虚假投资和虚假广告,频繁实施电信诈骗。他们的技术手段不断翻新,给受害者带来巨大损失。
新型网络攻击手法
诈骗团伙的手段日益狡猾,他们通过多种渠道实施诈骗。例如,利用木马病毒入侵受害者电脑,窃取个人信息;通过虚假投资平台诱骗受害者投入资金;发布虚假广告吸引受害者点击,进而实施诈骗。
值得注意的是,诈骗分子开始将目标瞄准专业人士。据广东警官学院新型犯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庄华教授介绍,电诈团伙已经形成了专门诱骗专业群体前往电诈窝点的成熟套路。例如,软件开发人员蒋先生就差点被“猎头”陈某诱骗前往缅甸工作。陈某通过熟人关系,提供看似完美的工作机会,承诺月薪4万,远高于国内市场水平。类似地,游戏运营人员李小姐也被推荐了一份高薪工作,但最终因警惕性高而避免了上当。
技术手段升级
随着技术进步,诈骗团伙也在不断升级其作案手法。加密货币的兴起为诈骗分子提供了新的洗钱渠道。据UNODC(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报告,东南亚地区的网络犯罪分子越来越多地利用加密货币洗钱,交易量巨大。其中,一家位于湄公河的高风险VASP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处理了490亿至64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交易。
稳定币在犯罪集团中也备受青睐。特别是TRON(TRX)区块链上的Tether(USDT),成为从事网络欺诈和洗钱活动的亚洲犯罪集团的首选。这些技术手段使得跨境交易更加便捷,同时也给执法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面对日益猖獗的电信诈骗,提高防范意识至关重要。庄华教授建议,反诈宣传需要进一步深化,不仅要防范被骗,还要防范成为诈骗分子的“工具人”。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范:
谨慎对待高薪招聘:对于明显高于市场水平的薪资待遇要保持警惕,特别是涉及海外工作的机会。
核实工作信息:通过正规渠道核实招聘信息,了解公司的背景和信誉。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轻易透露个人隐私信息。
增强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可能涉及违法的活动。
电信诈骗形势依然严峻,需要我们每个人提高警惕。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犯罪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