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药滥用致全球471万人死亡,专家提醒:这些药不是万能药
消炎药滥用致全球471万人死亡,专家提醒:这些药不是万能药
“医生,我吃了消炎药怎么还不好?”一位患者焦急地询问。这位患者因感冒自行服用消炎药一周,但症状并未缓解,反而加重。医生检查后发现,患者并非细菌感染,而是病毒感染,消炎药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可能掩盖了病情,延误了治疗。
这位患者的经历并非个例。近年来,消炎药滥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许多人将其视为普通止痛药,随意使用,殊不知这样会导致药物耐药性、药物副作用以及掩盖疾病真实情况等多种健康隐患。
根据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2021年全球因抗生素耐药性导致的死亡人数达471万,这一数字在新冠疫情期间进一步上升。在中国,抗生素耐药性上升的速度全球最快,每年因不合理使用导致数万人死亡。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是人们对消炎药的错误认知和滥用。
消炎药滥用的主要危害之一是导致药物耐药性。抗生素是消炎药中的一类,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然而,许多人错误地将其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如感冒。实际上,感冒多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无效。这种错误的用药方式不仅不能治疗感冒,反而会促进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未来的感染更难治疗。
除了耐药性问题,消炎药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例如,抗生素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可能对人体产生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菌群失调等副作用。非甾体抗炎药则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出血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在长期滥用的情况下尤为严重。
许多人对抗生素和消炎药的概念混淆不清。实际上,抗生素只是消炎药中的一类,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消炎药的适用范围更广,包括各种炎症,无论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炎症,还是由自身免疫反应等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炎症。因此,消炎药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决定,不能随意滥用。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消炎药呢?首先,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自行决定用药。其次,要严格按照医嘱规定的剂量和用药时间来服用。例如,阿莫西林和头孢类药物需要每隔6到8小时服用一次,而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则每天服用一次即可。此外,缓释剂型和控释剂型的药物通常只需每天服用一次。最后,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同时服用其他药物,要咨询医生是否会影响抗生素的排泄。
面对消炎药滥用这一严峻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作为普通民众,我们需要增强健康知识,认识到消炎药不是万能药,不能随意使用。医疗机构则应严格审核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无谓的预防性开药。同时,加强科普教育,让更多人了解消炎药的正确使用方法,从源头上减少滥用现象。
消炎药滥用不仅威胁个人健康,也对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构成挑战。让我们共同努力,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