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效复习术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54: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效复习术

每到考试前,总希望有哆啦A梦的“记忆吐司”能给孩子吃?资深教师分享,其实,只要依循着“大脑喜欢”的方法来复习,就能有效强化理解与记忆,而且还能很长效,不只能应付小考、段考,对于大考也有助益。


高效复习的四大原则

原则1:每天复习,随时检视学习状况

根据“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我们脑中的“工作记忆区”其实很小,一般只有四个单位(elements),而且一下子就清空了,清空的讯息,可能就直接遗忘、也可能存进长期记忆区。长期记忆区的容量无限大,可以不断开发,但要存东西进去是有条件的,通常得“有链接”,例如现在正在学的某样东西,若是有相关旧经验或先备知识,跟脑中既有的东西找得到关联性,就比较容易存进。

“大家可以把工作记忆区想成桌子、长期记忆区想成柜子,每人的桌子就只有这么大,能放的东西也不多,东西得要收到柜子里才行;考试时,你就得赶紧从柜子里,把需要的东西拿出来用。”林玉君比喻。

在此情况下,复习时有两大重点:

  1. 确认该学的内容,都有确实地存到脑中的长期记忆区。
  2. 确认需要运用所学时,都想得起来,找得到存在脑中的哪儿。

换言之,就是“输入”跟“提取”两环节都要顾到,这该怎么做呢?不妨试着掌握以下原则:

原则1:每天复习,随时检视学习状况

林玉君长期向台北大学师培中心主任李俊仪教授学习大脑学习科学与“SOIL教学心法”,现为桃园市教育局专案教师,常巡迴各校分享学习策略,她指出,要学得好,得有“专注”、“意义”与“重复”这三大要素,先专注学习、排除杂音,然后掌握住知识真正的概念与脉络、明白为什么,最后再重复;如果没做到前两点,就一直重复,帮助并不大。

也就是说,复习要快、要轻松、要有效,上课得注意听,尽量在课堂上就把所学内容都弄懂。

台北市龙门国中地理老师陈佳华建议,最好养成每天复习的习惯,“也不用想得太难,多数老师出的功课,都跟刚教的内容相关,认真写功课也是种复习,重点是要‘花时间’,以国中生来说,建议平常每天至少要花一个半小时读书,考前再增加。”

学习与记忆,靠的是大脑神经细胞的链接与强化,每次回想或接触某个讯息,脑中的神经链接就会被活化一次,“要记得,你付出的时间,是不会辜负你的。”陈佳华强调。

原则2:多回想、自己考自己,印象会更深

复习最好的方法是先“回想”,林玉君说,回想就是记忆提取的过程,可以检视自己到底存进了哪些知识,她曾见过不少学霸在复习时,会先回想此次要考的范围有哪些重点、快速做个摘要,然后再翻课本,看看漏掉哪些、立刻补起来,很有效率。

她建议大家,每次要复习前,先别翻开书,“你翻开了书,看到里面的内容,容易有‘这些我都会’的错觉,不妨先回想一下,看自己记得哪些,再翻书确认。”

“自己考自己”也是种强迫提取记忆的方法。林玉君举例,大家多少都有“碰到认识的人、但怎么都想不起对方名字”的经验,当经过努力回想,突然有人提示而想起来,这时候会记得比原来更久;同样的道理,当自己考自己时,如果碰到忘记了或不会的部分,再趁机复习,会记得更清楚。

原则3:科目安排文理交错,善用SQ3R法

在安排复习进度时,不妨“文理交错”,陈佳华说,读同一样的东西太久时,大脑也会觉得疲累、无趣,此时换个科目,有帮助大脑重开机的效果。

她也很推荐学生使用“SQ3R法”,掌握“浏览(Survey)、发问(Question)、阅读(Read)、背诵(Recite)、复习(Review)”等要领来读书,在翻开课本或讲义时,先翻一下大、小标题,快速概览,然后用“批判式阅读”的方式多问问自己、找找答案。

人是感官动物,边读书边画重点,通过视觉上的颜色改变,能促进记忆;念出声音来、手写笔记,也能加深印象。陈佳华强调,记忆是知识的基础,背诵是刺激脑神经链接的重要能力,“当你脑中内容愈多,愈容易提取,就如同搜索时关键字愈多,愈容易找到。”

原则4:确实订正找出卡关点,掌握答题技巧

确实订正也是复习的重要环节。陈佳华说,订正时,首先要厘清自己“为什么错”,例如是计算错误、记不清楚、概念不懂,或是题目理解有误,找出“卡关点”之后,彻底除错。

在此过程中,“练习找答案”很重要,有些孩子习惯有问题就问大人,陈佳华建议,如果时间允许,父母不妨先放孩子自己去找答案,翻书、Google都可以,这是很珍贵的学习过程;倘若真的找不到,再予以协助,或请孩子去问老师,“老师有学科专业,能协助学生解惑,对于诚心请教的学生也会留下好印象。”

订正时也别忘了做笔记,可以浮贴在作业本或笔记本上,亦可另外制作错题本,方便未来翻阅复习。

考试是需要技巧的,最基本的如发下考卷后记得写名字或记得核对准考证号码、画卡时别跳格、写字要清晰,再进阶到读题、答题的策略等等,都得练习。

陈佳华举例,像概览题目找出关键字、确认到底要问什么,就是各科目都通用的策略;而以社会科来说,只要善用选项删去法,找到关键字句、删掉确定不对的选项,就能有效增加答对率。

两大关键配套

配套1:排除外在诱惑,提高专注力,慢慢练自律

复习时若能专心,必然事半功倍。陈佳华提醒,人是很容易受环境影响的,建议最慢在中年级后,就要尽量给书桌,让孩子有固定的地方能读书、写功课,书桌附近也别有电脑、平板等,“毕竟现在3C愈来愈好玩,孩子要面对的刺激、诱惑比以往更甚。”

如果是专注度不太好的孩子,可以先设定专心读书15分钟的目标,从背单字、背注释等较单纯的學習任务开始,再慢慢拉长时间;用专门的计时器会比手机好,免得操作时又不小心滑起了手机;孩子读书时,大人最好也从事静态活动,例如阅读或办公,千万别大肆追剧、狂滑手机,以免增加干扰因素。

除了从行为面让孩子练习专注,还要从认知面让孩子理解“电脑开太多分页,处理速度会变慢,人脑其实也是。”让孩子意识到专心读书能事半功倍,慢慢养成自律好习惯。

配套2:顾好饮食、睡眠、运动,心态致胜

林玉君表示,饮食、睡眠、运动等等都会影响孩子的精神状态与学习成效,尤其在进入深度睡眠时,大脑会将今日所学存到长期记忆中,称为“记忆固化”,如果睡眠不足或品质不佳,可能会受到影响孩子的学习记忆。

陈佳华也说,她常叮嘱学生,晚上一定要睡满八小时;如果孩子就是不在乎此事,不妨放孩子自己试试看,去感受“精神好”跟“精神不好”的状态,让孩子知道因为睡不好而学不好,很可惜。

心态也很关键,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学习动机,但大人就是得陪在孩子身边,引导孩子试着努力、练习自我肯定,慢慢有成就感与自信心,并找出读书的意义感,进入良性循环,“心理层面的效应,有点像魔法,你相信就有效。”陈佳华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