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航空产业破千亿:空客顺丰双引擎驱动,打造西部临空经济新高地
双流航空产业破千亿:空客顺丰双引擎驱动,打造西部临空经济新高地
成都双流区,这座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正插上航空产业链的翅膀“乘势起飞”。双流区依托双流国际机场,形成了“一港三区”的航空产业布局,即国际空港、航空现代商务区、口岸贸易区以及航空智能制造区。目前,双流区正在积极探索建设“航空+”,在深化改革中打造临空经济创新高地。
晚霞下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远处的高楼。 本文图片均由 丁平 摄
双流区航空经济区管委会分管领导雷蕾表示,航空经济是双流三大主导产业之首,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198亿元、增长6%,其中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贡献了778亿元,占65%,航空产业增加值占双流全区GDP约14%。
民航展团“C位”出道,双流航空经济有何优势底蕴
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成都市双流区与双流国际机场首次携手亮相,作为全国首家进入中国民航局展团的区县,展示了其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样板。此次航展共吸引47个国家和地区的1022家企业参展,观众累计近60万人次,签约金额超2800亿元。
双流区在航展期间表现亮眼,成功签约18个项目,总投资超72亿元,单个项目最高投资达32亿元。此外,双流区还针对46家目标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招引更多优质企业前来考察投资。
成都市双流区与双流国际机场首次携手亮相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双流区坐拥国际航空枢纽和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拥有全国前列的传统航空维修产业以及四川首批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2023年,双流实现航空产业规模1170.9亿元,已初步构建形成以航空运营服务为基础、航空制造维修为优势、航空物流为转型、绿色航空为特色的航空产业生态圈。
双流航空经济发展的战略是“客货并举、两业融合”,重点打造航空智能制造区,发展航空制造维修及高端航空物流。当前,航空制造区已吸引中国商飞、空中客车以及民航成都机载设备审定分中心三大链主落户。
成都产品一天送达全国两天送达全球,“双流速度”靠什么支撑
晚上八点,从成都下单“双流老妈兔头”,顺丰快递员当天上门揽收,运载着成都特色生鲜的货机航班凌晨就从双流机场起飞。第二天中午前,东三省的沈阳朋友就能吃上这跨越半个中国的双流特色兔头。
随着今年年底顺丰西部航空货运枢纽项目即将落地双流,未来,更多“成都造”产品和成都特色生鲜将通过这里送往全球。顺丰成都航空站点负责人雷建表示,预计未来成都的顺丰票件将于24小时内送达全国各地,争取48小时内送达全球各地。
一架顺丰货机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装卸货物。
目前,顺丰在双流有顺丰四川分拨中心产业园与西部航空货运枢纽项目2个项目。顺丰四川分拨中心产业园项目已建成投运,而总投资8亿元、占地120亩的顺丰西部航空货运枢纽项目正在紧密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竣工。据悉,该项目是顺丰集团继北京、杭州、深圳之后,在国内第四个区域性国际航空货运转运中心;也是西部地区第一个全货机与航空货运枢纽无缝衔接的项目,是实现天地协同、陆空联运为一体化的创新项目。
当前,顺丰在双流机场的航空货运量份额最高,整体占比在三成左右。顺丰在双流国际机场拥有7架全货机,其中四条国内航线连接顺丰航空三大航空基地北京、杭州、深圳,高效服务成都往来华北、华东、华南的航空货运需求。生鲜、副食等货物是重头,生鲜类产品占比在约三成。
雷建表示,顺丰优先布局成都的双国际机场,主要是因为场地和机场资源是核心因素。成都通过优质的资源和服务,吸引链主企业来投资、建园区,将加快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促进产业建圈强链。
雷建进一步介绍,顺丰西部航空货运枢纽项目选择双流落地,主要由于双流的区位优势。项目开启运营后,顺丰的货物可以直接从航空货运枢纽中心拖到停机坪,更节省距离,实现各类运转的无缝衔接,进一步加强运输效率。除了区位优势外,双流的多个链主企业以及上下游,都可以为顺丰带来更多的货物运输需求。
当前,双流的航空物流产业链已聚集顺丰、DHL、爱派克斯等航空物流企业300余家,2023年机场货邮吞吐量达53万吨,排名全国第七、西部第一。
一架外航飞机从双流国际机场起飞。
双流机场发展航空物流,有着完善的物流体系和齐全的口岸功能。例如,首创通过下穿隧道实现机场空侧功能延伸至国际快件中心,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此外,围绕两场货物高效转运需求,在民航局支持下创新两场“一站通”模式,实现货物“一次安检、两场互认”,转运效率提升20%。
重点发力航空维修,做强国产大飞机产业链
双流航空产业发力的重点是航空维修,当前,双流飞机维修产业链条完整,聚集空客、四川国际、Ameco等知名航空维修企业10余家,2023年产业规模84亿元、全国第四,是全省航空维修产业主阵地。
其中,双流链主企业之一的空客,是全球航空制造商巨头。2024年1月24日正式投运的空客成都双流项目是空客公司在欧洲之外布局的首个飞机循环利用项目,总投资60亿元,主要开展飞机停放、维修、拆解、租赁等业务。
“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必然选择。”谈及项目最终落地成都的原因,空客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近3年谈判,空客综合评估后认为,在众多竞争城市中,成都位于中国乃至亚洲的地理中心,西南地区是空中客车的战略重点区域、有着良好的政府和局方支持、有着较为完备的航空产业链、有着良好的经营环境,同时成都拥有多所优秀的大学以及航空专业院校等因素。
双流可以对大飞机进行拆解回收利用。
空客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今年飞机停放维修50架次、拆解2至3架次。未来数十年内,空客成都预计将在飞机维修与拆解服务领域积极拓展,力争占据市场份额,“特别是到2030年前后,我们计划累计处理包括日常维修维护在内的飞机数量将达到数百架规模,同时针对即将退役的飞机,我们也做好了相应的拆解准备,以响应市场退役飞机的处理需求。”
据悉,飞机拆解及航空回收领域在我国乃至亚洲尚属空白,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未制定飞机循环利用的技术标准,对中老龄飞机回收利用服务产业尚未规划布局。空客维修项目落地双流,正好填补了飞机‘非运营’端服务的空白。
对于产业链的后续影响,空客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最直观的表现是将旧飞机价值提升至少一倍,实现飞机维修产业从起点到终点的闭环,开启飞机绿色循环经济新模式。同时,将进一步培育客改货、航材贸易等新兴产业,填补西南地区航空产业链末端空白领域,助推飞机整机、发动机及部附件等航空维修全产业链集群集聚发展。
此外,空客负责人还指出,空客项目将建立健全退役飞机处置的金融配套能力、物流运输能力、航材挂签能力、飞机维修能力和环保处置能力,建成专业化、规模化的退役飞机处理处置前沿阵地和二手航材的核心集散地、先行探索地、重要实践地,为未来退役国产民机处置积累重要经验。
双流另一大链主民航成都机载设备审定分中心是全国唯一专门从事航电类机载设备设计批准审查的机构。成都审定分中心承担着航电类国产机载设备技术标准规定项目设计批准及国产飞机拟安装的进口航电类机载设备设计批准认可相关审查工作。
双流区飞机维修产业链条完整,聚集空客、四川国际、Ameco等知名航空维修企业10余家。
审定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审定分中心落户双流地区,对成都市政府实施建圈强链行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有利于提升双流地区在引进航电类研发设计制造企业方面的吸引力,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航空产业聚链成群,做强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吸引国内更多机载设备企业的研发成果在双流地区转化落地,促进传统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雷蕾指出,未来双流将坚持“建圈强链”,巩固提升航空发动机维修比较优势,做大飞机整机维修及拆解等产业规模。一方面,做强国产民机维修能力。依托中国商飞率先打造国产大飞机一站式维修基地。另一方面,做大航空维修产业规模,以链主项目为支点推动链属项目落地,打造120亩空客配套产业园。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