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米饭比面食更不易致胖,男性肥胖风险可降19.4%
研究证实:米饭比面食更不易致胖,男性肥胖风险可降19.4%
米饭和面食,作为中国人餐桌上的两大主食,常常引发一个热议话题:究竟哪个更容易让人发胖?这个问题不仅关乎个人饮食偏好,更牵涉到健康饮食的选择。
2022年发表在《营养素》上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发现,在男性群体中,相较于倾向吃面食的人,经常选择米饭作为主食的人,其发生全身性肥胖及中心性肥胖的风险会显著降低。对于女性而言,虽然她们的肥胖度差异不明显,但在腹型肥胖方面,同样有上述趋势。
具体数据显示,如果用同等量的米饭取代面食(5次/周),男性发生全身肥胖的风险可降低19.4%;在女性中,类似的替换也能使腹型肥胖的发生风险降低8.2%。
为什么吃面食更容易胖?
同样是碳水化合物,为什么吃面食更容易胖?研究者表示,可能原因包括水稻和小麦的营养成分、烹饪方法和个人饮食摄入习惯等的不同。
同样是蛋白质,相较而言,小麦麸质蛋白进入人体后,会通过减少产热和能量消耗,造成体重的增加;水稻中的米谷蛋白则会促进脂肪分解和抑制脂肪生成,以此来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以及对抗肥胖。
此外,在烹饪之后,大米会吸入更多的水,所以质量相同的米饭比面食(比如馒头、面条、大饼等)有着更低的热量。
如何健康搭配主食?
那么,如何健康搭配主食,既控糖又不易发胖呢?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1. 烹饪方式优选蒸和煮
专家表示,主食加工方法越简单越好,优选蒸和煮。有些主食,如炒饭、炒粉、糖火烧、油条、油饼、葱花饼等,制作过程中加入了油、盐和糖,不但热量高,还会使盐摄入超标,长期食用不利于健康。
控制体重时,能吃白米饭就不吃炒饭,能吃面条就不吃炒面,能吃馒头就不吃烙饼、油条等。
2. 粗粮要占1/3
每天至少保证1/3的主食为粗杂粮。粗粮主要包括谷物类(玉米等)、杂豆类(黄豆等)以及块茎类(红薯等)。
和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对于糖耐量受损患者、糖尿病患者及超重肥胖患者的血糖控制均有明显益处。另外,增加薯类的摄入可降低便秘的风险。
3. 放凉一些再吃
吃饭时把米饭放凉一点儿再吃,对血脂、血糖、脂肪肝有好处。米饭放凉之后,一部分已经糊化的淀粉又会老化,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抗性淀粉。
抗性淀粉属于膳食纤维的一种,有助于减少肠道内病原体数量并增加益生菌数量,有利于预防结肠疾病。另外,抗性淀粉还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降低肥胖发生风险以及利于控制血糖等益处。
燕麦、荞麦、红薯、山药、南瓜、紫薯、玉米、藜麦、板栗、糙米等是非常适合在秋冬季节吃的主食。它们不仅营养价值非常高,还能帮助控制血糖、促进人体脂肪代谢。
本文转载仅为向公众传递更多科普知识的公益目的,图片文字内容源于网络及其他公众号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处理(4703633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