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没有中国供应商,就没有苹果的成功
库克:没有中国供应商,就没有苹果的成功
“没有中国的合作伙伴们,苹果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在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苹果CEO蒂姆·库克的这句话再次凸显了中国供应商在苹果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近年来,苹果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不断深化,不仅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巩固了苹果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
200亿美元投资彰显中国供应链价值
苹果对中国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据苹果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透露,过去五年,苹果在中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的投资已超过200亿美元。这一巨额投资不仅体现了苹果对中国供应链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国在精密制造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显著优势。
目前,苹果全球最重要的200家供应商中,超过80%在中国设有工厂。这些供应商覆盖了从iPhone、iPad到Vision Pro等全系产品的生产。在广东这一制造重镇,就有70多家苹果供应商设厂,其中包括富士康、立讯精密、信维通信、欣旺达、长盈精密、鹏鼎控股、领益智造等核心企业。这些公司不仅是苹果产品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商,也是各自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
中国供应商的崛起之路
在苹果供应链中,中国供应商正从最初的代工角色,逐步转型为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的领导者。以领益智造为例,该公司计划投资22亿元人民币,新建华南田心总部级综合园区,专注于服务苹果。该园区将提供从模具、精密结构件到模组、总装的全过程解决方案,预计年工业产值将达到50亿元人民币。同时,领益智造还在江苏扬州建设精密金属结构模块的研发和制造中心,进一步强化其在苹果供应链中的地位。
歌尔股份作为苹果声学及精密组件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自2010年开始与苹果合作,目前在微型麦克风、传感器、扬声器、受话器、精密结构件、光学零组件、整机组装等消费电子全系列产品领域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歌尔股份在华南地区建设超过10万平方米的生产区域,以提升快速交付能力。
水晶光电则专注于精密薄膜光学及延伸产品的设计、研发与制造,自2012年起与苹果合作,为iPhone的5倍光学变焦提供了关键支持。裕同科技展示了其全自动包装产线和环保材料应用能力,随着与苹果合作的深入,其设备投资增加了30倍以上,生产基地从深圳扩展到华东、华中、西南等地。
中国供应链的全球竞争力
中国供应链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规模和投资上,更体现在智能制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上。苹果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和亚太采购及运营副总裁崔玉善表示:“中国的智能制造绝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苹果所有的最先进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
以立讯精密为例,其位于江苏苏州的iPhone 16系列总装工厂,机械手搭配视觉引导,将零部件放入不同的载具,传送、生产、视觉、上料等8个模组精密配合。在这里,单条全自动产线一天可生产超过1万台iPhone 16 Pro Max。
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在访问蓝思科技时感叹:“能够在多年后回到蓝思的工厂,看到这么多智能制造进展,这真是一个奇迹!”蓝思科技目前拥有员工13万名,70%的生产线实现自动化。该公司23日宣布在江苏昆山建设一家创新研究院,聚焦金属材料及金属零部件、组装业务及新生领域业务的研发,重点服务苹果。
绿色制造引领可持续发展
在绿色制造方面,苹果及其供应商正在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苹果承诺到2030年实现整个供应链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目前,苹果在中国的生产已经有大约三分之二由可再生能源驱动,并已有超过90家中国供应商承诺,到2030年使用100%可再生电力为苹果生产产品。
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中国供应商在苹果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印度等国家正在积极吸引苹果投资,试图建立新的供应链基地。然而,由于基础设施、电力设备和供应链配套等方面的限制,这些国家短期内难以取代中国在苹果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未来,中国供应商需要继续提升智能制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以保持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优势。同时,苹果也需要继续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苹果供应链与中国供应商的紧密合作,不仅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巩固了苹果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供应商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