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最新安全攻略:五大防诈技巧让你远离电信诈骗
支付宝最新安全攻略:五大防诈技巧让你远离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如同网络世界的“幽灵”,时刻威胁着我们的“钱袋子”。据统计,2023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6.4万起,涉案金额高达131.3亿元。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支付宝祭出新招,联手全国26地公安反诈骗中心,推出重磅安全产品,为用户打造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
支付宝牵手公安反诈中心,安全守护全面升级
2月26日,在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指导下,支付宝与全国26地公安的反诈骗中心宣布开展全面合作。此次合作不仅包括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8大研判中心,还有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反诈中心。支付宝将与这些机构在安全教育、诈骗预警、安全防控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守护用户的“钱袋子”。
支付宝的风控系统采取“分级预警提醒”机制,当用户进行疑似风险交易时,系统会根据被骗风险等级输出不同类型的提醒。比如弹窗提醒、短信安全校验,甚至直接终止交易。现在,支付宝会通过反诈中心的名义提示用户,比如“上海市反诈骗中心提示……”的防范提醒,让用户能及时警醒、多加核实,从而避免被骗。
创新推出“安全守护”,为家人筑起防护网
针对电信诈骗的复杂性和隐蔽性,支付宝创新推出了反欺诈产品“安全守护”。这一功能的设计理念是“一人被骗,全家有责”,通过设置“守护人”,为用户提供双重保护。
用户可以在支付宝中搜索“安全守护”,设置一位或多位“守护人”。当系统识别到账户存在异常登录、大额转账或疑似诈骗交易时,不仅会提醒用户本人,还会立即通知守护人。守护人可以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劝阻,避免用户在深度被骗状态下忽视系统预警。
反诈中心生活号上线,精准推送防骗知识
各地反诈中心将陆续开通支付宝生活号,打造防骗提醒、信息发布、每周警情等多个版块。这些生活号将针对辖区内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进行梳理,归纳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法、特点、针对人群等,并通过公益动漫、长图等形式,定期发布防骗提醒。
值得一提的是,反诈中心将联合支付宝,针对不同人群推送“千人千面”的定制化防骗知识。比如,老年人容易遭受“保健品”诈骗,他们看到的就会是专门针对这类诈骗的“警方支招”。这种精准推送的方式,让防骗知识更加贴近用户需求,更具实用性。
多重安全设置,打造立体防护体系
除了上述创新功能,支付宝还提供了多重安全设置,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配置,为账户资金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两步验证:在“我的”-“设置”-“账户与安全”中开启两步验证。启用后,在敏感操作时需输入手机验证码及密码,提升账户安全性。
支付密码与生物识别:通过“设置”-“支付设置”可以设置或修改支付密码,并选择是否启用指纹或面部识别作为额外验证方式。
安全锁功能:包括夜间保护、大额保护和游戏保护等功能,可根据需求手动开启,为特定场景增加防护。
短信验证服务:登录支付宝官网,进入“账户设置”-“安全设置”,开通短信验证服务。每次付款前系统会发送验证码,进一步确保交易安全。
百万保障:支付宝自动免费开启的账户安全保障,无需用户操作,每年最高赔付100万元。
常见诈骗手法及防范要点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防范。
假冒客服诈骗:骗子冒充支付宝客服,以“账户异常”、“退款”等为由,诱骗用户提供验证码或登录钓鱼网站。防范要点:支付宝客服不会索要验证码,也不会要求用户转账。
兼职刷单诈骗:骗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用户参与刷单。防范要点:所有要求先垫资的兼职都是诈骗。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通过虚假投资平台,承诺高额回报,诱骗用户转账。防范要点: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投资需谨慎。
冒充亲友诈骗:骗子冒充亲友,以“急需用钱”为由,要求转账。防范要点:遇到此类情况,务必通过电话或视频确认。
支付宝的安全保障措施日益完善,但再强大的技术防护也需要用户的安全意识来配合。让我们充分利用支付宝提供的安全功能,提高警惕,远离电信诈骗的威胁。记住,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就是守护好自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