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种植全程技术:四大环节规范化管理要点
黄精种植全程技术:四大环节规范化管理要点
黄精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滋阴润肺、补脾益气和补肾的功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黄精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黄精成为一项前景广阔的农业项目。那么,如何种植黄精呢?本文将为你提供从选地到收获的全程技术指导。
种植前准备
选地
黄精对生长环境有一定要求。根据铜鼓县人民政府发布的黄精种植技术模式图[[1]],黄精适宜在海拔200-1000米、坡度25度以下的缓坡种植。林地应选择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毛竹林除林缘相对空旷的地块可选用外,其它林地不宜选择。郁闭度以0.3-0.6为宜,土壤则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水性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
整地
整地时间最好选择在秋季。根据坡度不同,可采用带状整地或全垦整地。带状整地适用于坡度10-25度的地块,需深挖土壤30公分,带面宽50-100公分;全垦整地则适用于坡度0-10度的地块,同样需要深翻土壤30公分,并开沟作土箱,土箱宽1.3米左右,高25-30公分。
施底肥
在整好的土箱或带状土上,按株行距30*35公分打穴或开沟,穴(沟)深10-15公分,施入腐熟有机肥,每穴0.5斤。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农家肥,禁用重金属超标的肥料。
种植方法
黄精的种植时间一年有两次,一次是在春季的3-4月份,另一次是在秋季的9-10月份[[2]]。种植方法主要有种子播种和育苗种植两种。
种子播种
- 用30~35℃的温水将黄精种子浸泡24小时[[3]]。
- 按照每公斤种子搭配5.5克左右的多菌灵以及适当比例的干河沙进行翻炒混合[[3]]。
- 将混合好的种子均匀播撒在整好的土面上,密度适中。
- 使用土灰覆盖种子表层约1公分。
- 再使用碎木屑或松针覆盖至最表层2公分左右,以保持湿度并防止杂草生长。
育苗种植
- 在翻好的土地上,按照25到30公分的种植距离进行整地[[3]]。
- 将黄精苗放置土里,并喷洒用水配好的多菌灵进行杀菌处理[[3]]。
- 覆盖2公分左右的土壤,完成育苗种植。
田间管理
抚育
每年需要进行两次抚育,一次在清明前,另一次在倒苗后。主要以拔草或锄草方式进行,宜浅锄,避免伤根。建议尽量采取人工拔草,禁用化学除草剂。
追肥
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前三年每年两次,第一次在清明前,每亩施45%三元复合肥10公斤;第二次在倒苗后(11月中下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公斤+45%三元复合肥10公斤+钙镁磷肥25公斤。第四年冬季需施重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600公斤。种植密度不同,用肥量也需相应调整。
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必要时辅以化学防治。应优先选用高效低毒生物农药,避免使用禁用农药。
收获与加工
黄精的生长周期一般为3-5年。收获时,需将地下部分挖出,去掉泥土和残叶,然后进行晾晒或烘干处理。晾晒时要注意翻动,避免发霉或变色;烘干时则需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保证黄精的质量和口感。
通过以上步骤,你就可以成功种植出高质量的黄精。需要注意的是,黄精种植虽然前景广阔,但也要注重科学管理和合理规划,才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