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预防肠癌,这样做最有效!
中医养生预防肠癌,这样做最有效!
近年来,结直肠癌(以下简称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据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 2020)估计,肠癌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和第二位。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和肥胖症的增加,肠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有年轻化的倾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医养生预防肠癌的方法日益受到关注。
中医认为,肠癌的发生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景岳全书》中提到:“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正气不足加上致癌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邪气滞留而致病。《灵枢·水胀》也记载:“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僻而内着,恶气乃起,疮肉乃生。始生也,大如鸡卵。”现代中医学者普遍认为,肠癌的病因复杂,可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外感寒湿毒邪等引起。其病位在大肠,与脾、肝、肾密切相关。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大肠为六腑之一,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饮食不节会导致痰湿内生,阻碍脾之健运和气血运行,使痰湿等湿邪积于肠道;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情志失调会影响肝之疏泄和肾之闭藏,肾精不足则无法温化痰湿,日久伤及正气,无力驱邪,致使痰湿等邪气郁滞而成癌毒。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中药在肠癌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一项发表在国际权威肿瘤学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的研究显示,中药健脾补肾序贯方能显著提高高危II期、III期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完成率。该研究采用全国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共入组400例患者。结果显示,健脾补肾序贯方组的化疗完成率比安慰剂组提高了15.4%,且在高危II期患者中效果更为明显。这一研究为中医在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中医养生预防肠癌方面,以下几种方法值得推荐:
穴位按摩
中医认为,穴位按摩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以下是五个有助于预防肿瘤的穴位: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有化血为气、补血养肝之功效。取穴时可坐在椅子上,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用掌心盖住对侧膝盖,大拇指端所落之处便是此穴。在按揉时可将两手的大拇指重叠放在血海穴上,每一侧3分钟依次按揉,力度以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酸胀感为准。操作的最佳时间为上午的9~11时,每日坚持按揉,可以预防子宫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胰腺癌等。
列缺穴:属手太阴肺经,有疏风解表、补肺益肾的作用。取穴时可将两手虎口相对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脉搏搏动处)就是此穴。作为日常保健,采用食指指腹指压列缺穴,1~3分钟为一组,每日重复5组,可以预防肺癌、咽癌、喉癌、大肠癌等。
委中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取穴时可屈腿,膝关节后侧的腘窝中出现横纹,具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委中按摩方法应采取点按法,即用拇指或食指在此穴位一点一放,同时配合腿部的一屈一伸。或叩击法,即两手握空拳,用拳背有节奏地叩击该穴。此部位皮肤较为娇嫩、敏感,动作宜轻柔,不宜过分用力。当腰背疼痛,按摩此穴位病情不见好转反而疼痛难忍时,切不可忽视,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检查。
神门穴:属手少阴心经,为心气出入之门户,有镇静、安神、宁心、通络作用。取穴时微握掌,另手四指握住手腕,屈拇指,指甲尖所到凹陷处即是神门穴。按摩神门穴可掐、揉进行刺激,不必过于追求酸胀感,想起来便可随时按揉,一般在晚间睡前按压神门穴效果最好。
截根穴:为经外奇穴,又名截癌穴。取穴方法:《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其位置:“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者中。”操作方法:此穴位受压后酸胀感明显,日常用手按揉时可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施力,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受到损伤,一般采用大拇指按压5~10秒钟后松开后揉搓,每日如此反复5次。
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饮食有节”,合理的饮食习惯对预防肠癌至关重要。
多吃粗粮:粗粮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刺激肠蠕动,增加大便量,减少毒素浓度,促进肠道细菌酵解,有利于预防大肠癌。现在使用榨汁机太多,有人榨汁以后把纤维素扔了,光喝汁不行,纤维素很重要,可以防大肠癌。岁数大了得大肠癌的机会会高,所以,吃的东西过细也不好。
细嚼慢咽: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在饮食上学点蜗牛的“缓慢哲学”仍是有益的。《千金要方》:“食当熟嚼”,《养生庸言》:“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千金翼方》主张“食无大言”,让吃饭时专心细嚼,以利消化。中医学有“脾开窍于口”的说法,提示口腔内食物的充分消化对健脾益胃是十分有益的。年迈之人,牙齿磨损、味觉减退、消化液分泌减少,为弥补消化功能退化的现象,老年人更需要慢吃慢喝,细嚼慢咽,切不可“囫囵吞枣”。缓慢咀嚼,耐心品味,对防癌健身也有好处。细嚼慢咽,可使唾液分泌增加,中医称为“金津玉液”,有益长寿。慢吃还可使食物温度下降,不会烫坏食道和口腔黏膜,防止因反复灼伤、增生而恶变。另外,口腔的运动受大脑指挥,反过来又有信号不断刺激大脑,增强大脑皮层的功能。反复的咀嚼运动使面部和口腔、咽部诸多肌肉锻炼,有利于美容。
多吃蔬菜:蔬菜中所含的诸多维生素都发现与防癌有关,抗癌蔬菜的分类可有以下几种:
- 十字花科植物:这类蔬菜多以其茎、叶食用,如大白菜、小白菜、卷心菜、花菜、油菜等。这类菜含吲哚类衍生物,可诱导多种酶的活性,起到抗癌作用,并且多含微量元素钼和锌。十字花科植物性味多偏凉,清热解毒作用明显。
- 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萝卜、竹笋、红薯等,有些也属于十字花科植物,但以地下根茎部分食用,多含胡萝卜素等,用以防癌。含纤维多,有利膈宽肠、降逆理气功效。
- 海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昆布等食品。从中可提取多糖类物质,提高免疫功能,并且含碘量高,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性味多属咸寒,具有软坚散结,消瘿破积功能。
生活方式调适
不熬夜:睡眠不足或该睡的时候不睡,会伤害免疫功能,成人每天至少应有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长沙马王堆出土医书《十问》中说:“故一昔(夕)不卧,百日不复”,可见睡眠的重要性。高质量的睡眠有这样的特点:入睡快;不易惊醒,起夜少;起床快,早晨醒来身体轻盈,精神好;白天头脑清醒。
适度运动:中医倡导“动则生阳”,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推荐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这些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
情志调摄: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绪波动会影响脏腑功能。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压力和负面情绪,对于预防肠癌非常重要。
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
虽然中医养生方法在预防肠癌方面效果显著,但定期的医学检查同样不可或缺。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变。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是预防肠癌的重要措施。
中医养生预防肠癌的方法,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通过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可以有效降低肠癌的发病风险。然而,预防肠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坚持,将这些养生方法融入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发挥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