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vs ESD,谁才是肠道息肉手术的王者?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13: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vs ESD,谁才是肠道息肉手术的王者?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目前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两大主流技术。这两种技术各有优劣,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至关重要。

01

技术原理与操作

EMR是一种较早应用于临床的内镜治疗技术,主要通过内镜将黏膜层与黏膜下层分离,然后使用圈套器将病变组织切除。EMR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对患者创伤小。然而,EMR的局限性在于只能切除较小的病变,对于较大或深层的病变,EMR难以实现完整切除。

ESD则是在EM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内镜治疗技术。它通过在黏膜下层注射液体,使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然后使用特殊的高频电刀将病变组织完整剥离。与EMR相比,ESD操作更为复杂,手术时间也更长,但其优势在于能够完整切除较大或深层的病变,降低复发率。

02

治疗效果对比

多项研究表明,ESD在完整切除率和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EMR。一项日本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对于直径在4~9 mm的息肉,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SP)和热圈套器息肉切除术(HSP)的完整切除率分别为98.2%和97.4%。然而,对于更大或深层的病变,EMR的完整切除率显著下降,而ESD则能保持较高的完整切除率。

此外,ESD在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方面也显示出明显优势。例如,在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开展的一例ESD手术中,患者黄阿姨的食管癌前病变得到了完整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这充分展示了ESD在治疗较大或深层病变方面的优势。

03

安全性与并发症

尽管ESD在治疗效果上优于EMR,但其操作复杂性也带来了更高的并发症风险。研究显示,ESD的并发症发生率(如出血、穿孔等)高于EMR。因此,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操作经验。

04

适用人群与选择建议

根据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的指南,对于直径≤5 mm的小息肉,推荐使用冷活检钳(CFP);对于直径在6~9 mm的息肉,圈套器息肉切除术是首选技术;对于更大或深层的病变,ESD则是更优的选择。

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病变的大小、位置、形态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同时,医生的操作经验和技能也是决定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经验丰富的医生,ESD可以作为治疗较大息肉的首选方案;而对于经验不足的医生,选择EMR可能更为安全。

05

未来展望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EMR和ESD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未来,通过改进器械和优化操作流程,有望进一步提高EMR的完整切除率,降低ESD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在内镜手术中的应用也可能为这两种技术带来新的突破。

总之,EMR和ESD各有优劣,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需要充分考虑病变特征、医生经验以及患者个体差异。对于患者而言,及时就医并选择有经验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