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三大招牌美食:光棍鸡、煎饼、糁,必打卡!
临沂三大招牌美食:光棍鸡、煎饼、糁,必打卡!
临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孕育了诸葛亮、王羲之等历史名人,还孕育出了令人垂涎的美食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访临沂的三大招牌美食:沂蒙光棍鸡、蒙阴煎饼和糁,感受这座城市的味觉魅力。
沂蒙光棍鸡:从三兄弟的创业传奇到“齐鲁第一鸡”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蒙山脚下的蒙阴县城西小新庄,有三兄弟因家境贫困决定开一家炒鸡店。他们用自家的三间茅草屋,摆上两张桌子和几个小马扎,开始了创业之路。虽然饭店位置偏僻,但三兄弟独特的炒鸡手艺很快吸引了大量回头客。
一位常客随口提出的“光棍鸡”名字,既点明了三兄弟的身份,又暗合了店里只炒公鸡的特点。从此,“光棍鸡”的名号不胫而走,生意日益兴隆。这道菜也因其独特的风味,被誉为“齐鲁第一鸡”。
沂蒙光棍鸡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选用一年左右的公鸡,配以甜面酱、青椒、葱、姜、蒜、料酒、鸡精盐、麻椒、干辣椒、大茴等调料,经过精心烹制,鸡肉鲜嫩多汁,香气四溢。最特别的是,有些店家至今仍沿用传统的木柴炒鸡方法,使得鸡肉更加入味。
蒙阴煎饼:从传统主食到创意美食
在临沂,煎饼不仅是日常主食,更是一种承载着创新精神的传统美食。蒙阴县常路镇的徐海霞,就将普通的煎饼玩出了新花样。
最初,徐海霞只是尝试将黄桃、胡萝卜、火龙果等食材榨汁和面,制作出色彩斑斓的煎饼。这一创新不仅让煎饼的外观更加诱人,也让其口感层次更加丰富。有顾客看到后赞叹:“美得像花一样!”
受此启发,徐海霞进一步开发出了“煎饼花”——将煎饼制作成玫瑰花的形状。这种创意不仅让煎饼的身价从每斤5元上涨到数十元,还使其销路拓展至全国各地。如今,蒙阴煎饼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成为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糁:传承千年的临沂味道
糁,这道看似简单的肉粥,却承载着临沂千年的饮食文化。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藜羹不糁”的记载。《礼记·内则》中也提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
临沂糁汤以鸡肉或牛羊肉为主料,配以麦仁、面粉、葱、姜、盐、胡椒粉、五香粉、香油、酱醋等,经过多道工序精心烹制而成。其最大的特点是“热、辣、香、肥”,汤稠味浓,令人回味无穷。
相传糁是古代西域回族的一种早餐食品,最早由元朝大都(今北京)传入临沂。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改良,如今的临沂糁汤已成为当地人的早餐首选。解放前,临沂城就有8家著名的糁铺,其中黄家、刘家、吴家的鸡肉糁和陈玉山的牛肉糁最为有名。据说,1946年陈毅同志驻临沂时,还是黄家糁铺的常客。
如今,临沂的糁馆遍布大街小巷,不仅深受当地人喜爱,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前来品尝。上海国际饭店和济南南郊宾馆甚至专门聘请了临沂的制糁技师,让这道传统美食登上了大雅之堂。
临沂的美食,就像这座城市一样,既保留着传统的味道,又不断融入新的创意。无论是沂蒙光棍鸡的传奇故事,蒙阴煎饼的创新精神,还是糁汤的千年传承,都凝聚着临沂人的智慧与匠心。下次到临沂,不妨走进一家小店,细细品味这些承载着历史味道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