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杀员吴磊24年坚守,科技赋能守护城市公共卫生
消杀员吴磊24年坚守,科技赋能守护城市公共卫生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消杀员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默默无闻地奋战在各个角落,用专业的技能和无私的奉献守护着我们的安全。无论是公共区域还是重点场所,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了解这群抗疫战场上的隐形英雄,感受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伟大贡献。
消杀员:守护公共卫生的幕后英雄
消杀员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充满挑战。他们需要掌握专业的消杀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消杀设备和药剂。每天,他们都要背着重达几十斤的消杀设备,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对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学校等区域进行消毒和病媒生物防治。
消杀工作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智慧。消杀员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病媒生物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杀方法和药剂。他们还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因为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消杀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消杀员常常面临恶劣的工作环境,如高温、潮湿、异味等。他们需要长时间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忍受着汗水的浸泡和药剂的刺激。
更让人敬佩的是,消杀员的工作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在疫情期间,他们需要直接面对可能携带病毒的环境,每天都在与看不见的敌人战斗。他们的工作不仅关系到个人安危,更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
吴磊:从退伍军人到“城市美容师”
在威海市文登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有这样一位消杀员,他用20多年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城市美容师”。他就是吴磊,一位从退伍军人到环卫工人的平凡英雄。
1997年,吴磊成为了一名环卫工人,从此便与垃圾清运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拖桶工人到垃圾车司机,再到清运科副科长、科长,每一个岗位上,他都展现出了非凡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在拖桶工人的岗位上,吴磊不怕脏、不怕累,每一次跟车作业,都把垃圾桶收拾得干干净净。别人一个月用一把扫帚,他一个月要用三把,单位检查评比每次都是优秀。成群的苍蝇、刺鼻的气味、飞扬的尘土、横流的污水,从未让他有半点退却。
成为垃圾车司机后,工作量小了,但是责任更大了。吴磊作为小组长,精心规划清运路线,严格执行“车走地净”的规定,秉持着凡事干就干好的理念,他所负责的区域,一直都是样板片,大家竞相学习。
在病毒肆虐的最严峻时刻,为了垃圾清运工作不停顿,不少驾驶员“中招”发着高烧还坚持工作,吴磊和副科长李春强一起,24小时坚守在单位,谁坚持不住了就替谁打替班。克服人手不足和道路封闭等多重困难,科学调配垃圾清运人员和车辆,全力保障清运工作不停摆。他每天早上为清运工人检测体温,晚上确保收运设备全部消杀到位后,才肯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单位打地铺睡觉,垃圾清运科全体24小时待命,每日延长4个多小时的作业时长,不断增加收运频次,细化清运、消杀作业流程,保证居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他抢先冲锋在最危险的地方,主动承担起防疫点位废弃口罩的收运工作,并对主次干道两侧2300余个生活垃圾桶、900余个果皮箱每日2次除污清洗、消毒处理,严防病毒传播。疫情过后,针对复工企业逐渐增多的实际情况,他带领科室工作人员积极与复工企业沟通对接,提前摸排生活垃圾、餐厨垃圾产生量,按需调整清运频次和清运时间,保障复工企业垃圾及时清运,用实际行动履行环卫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扎根环卫二十多年,吴磊用自身行动带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思想上始终保持着基层工作者的先进本色,用青春和汗水守护着这座城市的洁净美丽,无愧于“城市美容师”的光荣称号。
消杀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消杀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榄菊集团为例,这家诞生于孙中山先生故乡——广东省中山市的国民品牌,经过43年的深耕细作,已成为中国家庭卫生杀虫用品行业的领军企业。
榄菊集团持续创新,已获得一百余项专利技术与核心技术,位居行业前列。他们自主研发、生产全系列消杀产品,布局了驱蚊、杀蟑、杀蝇等病媒生物防制产品,并延伸至洗涤、家居清洁等领域。榄菊集团还积极探索营销新模式,首创“榄菊大学生直播赛”,深受年轻人喜爱。
消杀工作:守护公共卫生的第一道防线
消杀工作是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消杀员的作用尤为关键。他们通过及时有效的消毒和病媒生物防治,切断了病毒传播的途径,为疫情防控筑起了第一道防线。
消杀工作不仅在疫情期间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重要。通过定期消杀,可以有效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公众健康。此外,消杀工作还能改善环境卫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消杀员的工作虽然平凡,但意义非凡。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付出,守护着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为我们的健康生活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让我们向这些默默奉献的消杀员致敬,感谢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