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力教授推荐:秋冬中医降压妙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力教授推荐:秋冬中医降压妙招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1009/c14739-40335044.html
2.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1019
3.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588038.html
4.
http://www.news.cn/government/20241009/5070900917684396b0f4b24fc51a2baa/c.html
5.
http://www.kmxd.gov.cn/c/2024-09-09/6771226.shtml
6.
http://szyyj.gd.gov.cn/zyyfw/dyjc/content/post_4387625.html
7.
https://health.tvbs.com.tw/tcm/348842
8.
http://szyyj.gd.gov.cn/zyyfw/dyjc/content/post_4613773.html
9.
https://www.ndcpa.gov.cn/jbkzzx/c100009/common/content/content_1876073112178118656.html

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主任黄力教授建议,通过中医方法来预防和控制低压偏高。他指出,适当的生活方式改变如减少盐分摄入、坚持适量运动以及保持心情舒畅等都是有效手段。此外,根据个体差异辨证施治,使用中药复方如桑杞清眩颗粒也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这些方法不仅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血压,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01

中医降压方法

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包括肝阳上亢、痰湿、血瘀、肝肾阴虚。除了降压药物以外,在规律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对控制血压、改善症状均有良好的效果。经常用中药代茶饮也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10款中药茶

  1. 菊花茶: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有显著疗效。每次用3克左右的菊花泡茶饮用,日饮数次。

  1. 山楂茶:具有助消化、扩张血管、减低血糖、降低血压的功效。平日可取鲜山楂1~2个或生山楂片泡茶饮用,每日数次。

  1. 槐花茶: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还有收缩血管、止血等功效。将槐花摘下晾干后,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数次。

  1. 荷叶茶:具有扩张血管、清热解暑及降血压之效。可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水煮沸后代茶饮用,或以干荷叶直接泡茶饮用,每日数次。

  1. 制首乌茶:具有降血脂,减少血栓形成之功效。可取制首乌5~1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待温后当茶饮用,每日数次。

  1. 葛根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疗效,还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可将葛根30克洗净,切成薄片,加水煮沸后当茶饮,每日数次。

  1. 莲子心茶: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苦,性寒,具有一定的降低血压作用。平日可用莲子心12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每日数次。

  1. 决明子茶:具有降压、降脂、清肝明目等功效。可用15~20克决明子泡水代茶饮用,每日数次。

  1. 桑寄生茶:为补肾要药。用桑寄生煎汤代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可取桑寄生干品15克,煎煮15分钟后饮用,每日数次。

  1. 玉米须茶:具有很好的降血压之功效,而且也具有止泻、止血、利尿和养胃之疗效,在临床上应用玉米须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的疗效尤为明显。每次取玉米须25~30克泡茶饮用,日饮数次。

其他防治高血压小方法

  • 耳穴压丸:临床上,常用王不留行籽粘贴在耳朵相应穴位上,患者每日可多次揉按王不留行籽以刺激耳部穴位。选择降压沟、心、神门、降压点、皮质下等耳穴,可以起到降压效果。

  • 按摩:生活中可以通过推拿按摩,起到稳定血压的保健作用。按摩头部,用两手食指或中指擦抹前额,再用手掌按摩头部两侧太阳穴部位,然后将手指分开,由前额向枕后反复梳理头发,每次5~10分钟。按摩百会穴,每日多次,可清利头目,使头脑清醒,缓解胀痛眩晕,头部轻松舒适,血压随之下降。按摩合谷穴、太溪穴、昆仑穴、涌泉穴等也可以收获稳定血压的功效。

02

生活方式调整

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预防调摄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避风寒

寒露标志着深秋已至,天气逐渐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此时昼夜温差变得更大,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和心脑血管健康成为重点。此时阳气初收,应适时添加衣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运动。

调情志

注意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过怒伤肝,情志失调会导致多脏腑功能紊乱。

慎起居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保持低脂、低糖、低盐饮食,盐每日摄入控制在5克以内为宜。

03

结语

秋冬季节是高血压的高发期,通过中医方法如中药茶、针灸、按摩等,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血压。但需注意,这些方法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并结合西医监测,以确保安全有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