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老年人如何识别心脏病早期信号?
冬季来临,老年人如何识别心脏病早期信号?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骤降,老年人易发心脏病。专家提醒,识别心脏病早期信号至关重要。胸痛、气短、出汗等都是潜在警告。建议老年人日常关注身体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此外,保持情绪稳定、适量运动、定期检查和清淡饮食也有助于预防心脏病。让我们一起守护家人的健康吧!
冬季:心脏病高发的“危险季节”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王建安指出,冬季是冠心病、高血压、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气温骤降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同时,寒冷天气减少户外活动,可能引发体重增加和血脂升高。此外,冬季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也会间接影响心血管健康。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综合病区主任吴小凡表示,冬季低温和寒冷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心率加快,增加心脏的负担。气温下降可以直接诱导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
心脏病的早期信号:不容忽视的预警
冠状动脉疾病(CAD)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其早期信号可能包括:
胸部疼痛(心绞痛):感觉像有人站在胸口上压着一样,通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持续数分钟。对于某些人,尤其是女性,这种疼痛可能非常短暂或剧烈,并出现在颈部、手臂或背部。
气短:在轻微活动后感到呼吸困难,或在休息时也感到无法呼吸。
疲劳:如果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来满足身体所需,可能会感到异常疲倦。
心脏病发作:冠状动脉完全堵塞可导致心脏病发作。典型症状包括压迫性胸部疼痛、肩部或手臂疼痛、气短和出汗。女性可能出现不太常见的症状,如颈部或颚部疼痛、恶心和疲劳。
冬季特有的风险因素
气温变化:寒冷天气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气温每下降1°C,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就会增加1.6%。
呼吸道感染:冬季流感、支原体病毒流行,炎症反应会影响心血管健康,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生活方式改变:寒冷天气减少户外活动,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血脂升高。同时,人们倾向于摄入高热量食物,进一步增加心血管负担。
预防措施:守护心脏健康的实用建议
保暖防寒:保持室内温度在18-25度之间,外出时注意面部和四肢保暖。避免在气温较低时外出,减少冷空气对心血管的刺激。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室内运动(瑜伽、跳绳等),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在寒冷时段(如清晨)运动。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油腻食物的过度摄入。合理补充蛋白质,保持体重稳定。
定期检查: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内,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应控制在130/80以内。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每天7-8小时,避免熬夜。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减轻心脏负担。
情绪管理: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可以通过听音乐、养花种草等方式调节情绪。
戒烟限酒: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刺激。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导致心血管问题的重要原因。
及时就医:守护生命的关键一步
如果发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 持续的胸痛或不适
- 呼吸困难
- 出汗、恶心或头晕
- 突然的虚弱或麻木
- 心跳异常快速或不规则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但通过提高警惕、识别早期信号和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让我们一起守护家人的健康,让这个冬天更加安全、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