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宜昌经济持续向好:2024年新增1310家"四上"企业,2025年再推三大攻坚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22: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宜昌经济持续向好:2024年新增1310家"四上"企业,2025年再推三大攻坚战


专家指出,在现阶段,一个地方"四上"企业的数量,基本可以客观反映当地经济发展程度,是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晴雨表"之一。"四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等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

最新数据显示,宜昌市2024年净增"四上"企业1310家,连续两年净增数量超过1000家,其中限上商贸企业占全省增量的三分之一。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现了宜昌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和巨大潜力。

展望2025年,宜昌市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相统一,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具体来说,宜昌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2024年,宜昌深化改革成果显著,危旧改、城市"数公基"等5项工作入选全省改革典型案例,数量居全省第一。特别是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

2025年,宜昌将抓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年"各项工作落实,着力深化大财政体系建设,持续完善资源资产确认确权确值、特许经营管理、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等政策体系,促进"有效资产-有效投资-有效债务-新的有效资产"良性循环。

同时,深化宜昌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加速构建"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大园区+小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人员机构精简、社会事务剥离,加快建立"一区多园"一体运营模式,确保2025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出台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清单。宜昌将坚持以政府支持激活需求端、以体制机制创新重塑供给端、以供应链平台促进供需对接,深入实施城镇住房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实现"人、房、地、钱"有机联动,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宜昌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局长杨涛表示,2025年将继续深化危旧房改造省级试点创新,推进城市更新,全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06个,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9个,启动危旧房改造试点项目不少于8个,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做好供需对接,更好满足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宜昌还提出,国有企业要聚焦做大做优国有经济,持续优化发展布局,规范新设子公司、员工招聘行为,实现"瘦身健体"、聚力发展。平台公司要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加快"去平台化",向实体化、产业化、市场化转型。

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越是经济运行承压,越要以优化营商环境来提振市场信心、汇聚发展资源。

宜昌提出,2025年,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以局长"坐窗口、走流程、优服务"活动为载体,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打造促进经营主体提质扩容的一流营商环境。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推动惠企政策全量集成、精准直达、免申即享。

常态化开展政企恳谈、产销对接活动,打造"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升级版。同时加强政府履约、涉企执法和政务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电视问政。

加大"四上"企业培育招引力度,确保2025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80家、限上批零住餐业企业400家、资质建筑业企业60家、上市公司1家。

全力以赴稳外贸稳外资

宜昌市商务局通报,今年前11个月,全市实现进出口435.6亿元,同比增长10%,总量居全省第三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完成6122万美元,增长13%,实现逆势增长,总量从全省第6位升至全省第2,创历史新高。

2025年,宜昌将打好外贸稳增长、内外贸一体化、开放枢纽功能提升三大攻坚战。实施综合保税区提升行动,引导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规上工业企业的进口设备入区流转,大力招引保税加工、仓储、物流项目,加快推进食用油保税仓储、氯化钾大宗进出口等项目建设,确保综保区争先进位、"退C进B"。

建好用好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推广应用"宜农兴"农产品出口退税平台。积极培育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更大力度招引和利用户外资,力争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会参展,推动优势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同时,要积极融入中欧(亚)班列国际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