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冬至补阳时机,艾灸养生正当时
抓住冬至补阳时机,艾灸养生正当时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时节,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人体的“阳”更容易受到压制,导致寒气入侵。冬至同样是一个“补阳”的好时机。中医讲“阴极生阳”,冬至这一天,虽然阴气最盛,但也孕育了阳气的萌芽。只要抓住时机,调养得当,就能让身体的阳气慢慢回升,增强抵抗力,改善体质。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不仅可以温通经络、驱逐寒气,还能提升身体的免疫力。特别是在冬至这一天,进行艾灸更能有效地激发和补充人体的阳气,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现代艾灸技术的进步使得艾灸变得更加舒适便捷,无需担心疼痛问题。不妨试试艾灸,让你整个冬天都暖洋洋的!
艾灸疗法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施以适度的温热刺激,通过经络传导的方式,达到治病和保健的效果。这种疗法主要用于补肾固元、补阳壮阳、改善四肢冰凉、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和增强体质,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扶正祛邪、养生保健的目的。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古法艾灸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养生保健功效,尤其适合大雪节气。
冬至时节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阶段,也是阳气最少,阴气最盛的阶段。所谓“冬至一阳生”,从冬至起自然界的阳气开始逐渐萌发生长,此后气候将进入最寒冷的阶段。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转化时期,也是养生的大好时机。
冬至艾灸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利用艾草的温热特性,通过特定穴位施以艾灸,目的是为了温通经络、驱逐寒气、温暖身体。在冬至这一天,自然界阳气初生,此时进行艾灸,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和补充人体的阳气,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因此,冬至艾灸成为许多人“储藏健康”、强化体质的重要手段。在进行艾灸时,通常会选择腹部和背部的穴位,如神阙、关元、命门等,这些穴位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艾灸这些穴位有助于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环,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同时,在冬至艾灸期间,保暖措施至关重要,以防止寒气侵袭,确保养生效果得以充分展现。
艾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由于国家放宽市场准入,加大医疗服务领域开放力度,中国民营中医药行业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来的发展机遇,我国艾灸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当前,我国艾灸产业规模已突破700亿元大关,已经成为我国中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艾灸疗法以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成为了越来越多人选择的养生方式。尤其是现代都市人群,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压的工作环境,更加注重身心的放松与调理,艾灸疗法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青睐。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艾灸行业也在不断探索技术创新之路。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艾灸设备、远程诊疗系统等,不仅提高了艾灸疗法的便捷性和精准度,还拓宽了服务范围和受众群体,为行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预计到2024年底,中国艾灸市场规模将达到886.6亿元。
智能化艾灸设备的普及与迭代不仅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更是推动整个行业向科技化、精准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这些设备利用现代科技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艾灸过程的温度控制、时间设定、穴位定位等精准化操作,大大提升了艾灸的效果与安全性。同时,便携式设计让艾灸不再受限于时间和地点,使得人们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专业的艾灸服务,满足了现代人追求健康与便捷并重的生活方式。此外,结合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未来艾灸技术有望在个性化、定制化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不同体质、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养生方案。
临近期末,天天赶DDL。之前打坐和动功的晨练也因为起不来很久没参加了(可能也和冬天有关)。这几天我发现自己很没精神(虽然上午睡到十点多才起床,应该不缺觉),不想干活。脑子也像锈住了一样,昨天准备论文弄了一晚上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也试过喝咖啡来提神,但个人体验不佳,似乎是“贷款”未来的精力,回头还得困、补觉来“还债”,遂放弃此法。眼看着DDL临近,小组作业不能拖累队友,于是决定去艾灸。(有艾灸盒,不过寝室不让点。什么时候清华能给我们开一个艾灸活动室555)
因为没预约,到艾灸馆还等了大半个钟头才排上号。换好艾灸的衣服趴床上,让自己不断思考的脑子和久坐的身体休息一下。艾灸先稍微按摩松解一下紧绷的肌肉和筋膜,刚开始按的时候能感觉到肩胛骨缝和脊柱两侧肌肉里的疙瘩,好疼,后面揉开了就不疼了。这里是手工悬灸,人拿着艾柱给你灸的,不是用艾灸盒或者什么机器。个人体验是前者效果好一些(也贵一些)。灸后腰,一会儿就感觉胳膊和腿有麻麻的感觉,尤其是腿后侧有一条麻的(不知道是什么经络)。后来睡着了,直到艾灸师喊我翻面儿灸小腹。艾灸师小姐姐说我年轻,以及心静,所以“通”得快。
艾灸完换好衣服喝点水就回学校了。奋战到图书馆闭馆。感觉精力确实恢复了很多,顺利写完方案(完成了众多DDL中的一个)。
艾灸了十年,我总结出16条艾灸心得:
- 艾灸并非越热越好,重要的是感受到温和的气流在体内流动,这是艾灸起效的关键。
- 深度灸疗一个穴位,比浅尝辄止地灸多个穴位更有效。灸透意味着让艾热深入穴位,达到更好的调理效果。
- 艾条一定要用好的:优质的艾条燃烧充分,烟少味淡,穿透力强
- 艾灸时保持专注,心无旁骛,有助于气血的流通和艾灸效果的提升
- 艾灸时如果进入睡眠状态,说明身体放松,气血流通顺畅,艾灸效果同样不错
- 不要追求什么黄金艾,假的很多,要看其穿透性
- 虽然传统上认为晚上艾灸可能影响睡眠,但实际上,如果身体有需求,晚上艾灸也能起到调理作用
- 艾灸并非必须精确到每一个穴位,只要大致位置正确,艾灸的温热之气就能起到调理作用。
- 艾灸是一种灵活的疗法,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适当调整,不用过于拘泥于固定的方法和穴位。
- 施灸者需要保持心神宁静,以免受到被灸者负能量的干扰,影响艾灸效果。
- 先通过按摩、拍打等方式开穴或通经络,再艾灸,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艾灸效果。
- 灸前后要多喝水:艾灸会加速体内新陈代谢,多喝水有助于排毒和补充体内水分。
- 艾灸后毛孔张开,容易受寒,因此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 艾灸时间不宜过长:每个穴位艾灸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过度刺激导致不适。
- 艾灸频率要适中:艾灸并非越频繁越好,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确定合适的艾灸频率。
- 艾灸时要保持空气流通:艾灸时会产生烟雾,保持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烟雾对呼吸道的刺激。
- 艾灸后可适当按摩:艾灸后适当按摩艾灸部位,有助于气血的进一步流通和艾灸效果的巩固。
用了那么多产品,市面上好坏都有,蕞深得我心的还是紫锦鲤家的艾灸套盒,通经活络,补阳散寒,非常推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