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业医生推荐:RICE原则+三阶段康复,科学应对脚踝扭伤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09: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业医生推荐:RICE原则+三阶段康复,科学应对脚踝扭伤

在日常生活中,脚踝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还可能因处理不当导致长期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讲师、主治医师陈毅荣,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背景,为我们带来了一套科学、系统的脚踝扭伤恢复指南。

01

急性期处理:RICE原则是关键

陈毅荣医生强调,脚踝扭伤后的第一时间处理至关重要。他推荐使用RICE原则,即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和抬高患肢(Elevation)。

  • 休息(Rest):立即停止所有可能加重损伤的活动,避免负重行走。如果疼痛严重,可以使用拐杖辅助行走,减少对受伤脚踝的压力。

  • 冰敷(Ice):在受伤后的前48-72小时内,每2-3小时进行一次冰敷,每次15-20分钟。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放在皮肤上,可以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

  • 加压包扎(Compression):使用弹性绷带对脚踝进行适度包扎,以减少肿胀。包扎时要注意松紧度,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

  • 抬高患肢(Elevation):在休息时尽量将脚踝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02

康复训练:循序渐进是关键

急性期过后,康复训练是恢复脚踝功能的重要环节。陈毅荣医生建议,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关节活动训练

在疼痛可控的情况下,尽早开始进行脚踝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这有助于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减少僵硬。

2. 肌力训练

加强脚踝周围肌肉的力量,特别是小腿三头肌和胫骨前肌,可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推荐的训练方法包括:

  • 提踵训练:站立时慢慢提起脚跟,再缓慢放下。初期可以在坐位进行,逐渐过渡到站立位。

  • 弹力带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脚踝的背伸、跖屈、内翻和外翻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3. 平衡训练

通过平衡训练提高脚踝的协调性和稳定性,预防再次受伤。可以尝试以下练习:

  • 单腿站立:先从睁眼单腿站立开始,逐渐过渡到闭眼单腿站立。

  • 不稳平面训练:站在平衡板或柔软的垫子上,保持身体平衡。

03

预防再次受伤:安全第一

陈毅荣医生提醒,预防再次扭伤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 选择合适的鞋子:穿着合脚、有良好支撑的鞋子,特别是在不平坦的地面行走时。

  • 运动前热身:充分的热身可以提高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减少受伤风险。

  • 加强核心肌群:强壮的核心肌群有助于维持身体平衡,减少脚踝负担。

  •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维护骨骼和关节的健康。

  • 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和维持良好的运动状态。

脚踝扭伤虽然常见,但科学的处理方法和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在陈毅荣医生的专业指导下,相信你能够科学应对脚踝扭伤,早日恢复正常行走和运动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