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守护绿色奇迹30年
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守护绿色奇迹30年
2024年12月初,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长白山传来:野生东北虎时隔30年再次现身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重大发现不仅标志着长白山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也彰显了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和生态保护成果。
从消失到重现:30年的生态保护之路
这一历史性时刻的背后,是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自2006年成立以来,该中心始终致力于保护长白山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实施一系列科学保护措施,为野生动植物创造了安全的栖息环境。
“我们采取了封山禁猎、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等措施,这些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王佳春表示。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长白山森林内的动植物种类不断丰富,梅花鹿、狍子等有蹄类动物逐年增多,为东北虎的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
守护绿色奇迹:一线工作人员的日常
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下设11个保护管理站,77名工作人员日夜守护着这片珍贵的自然遗产。以王池管理站为例,站长刘桂福和他的团队负责辖区内海拔1400至2500米之间、近9000公顷山林的保护工作。他们每天都要进行长达8小时的巡山工作,步行约10公里,开展巡检巡护、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任务。
“看着长白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心里满是自豪。”刘桂福说。为了更有效地保护这片山林,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林业监测预警体系,并建立了集资源保护、森林防火、应急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指挥平台,为生态保护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长白山也在积极探索生态旅游的发展之路。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高飞表示:“我们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原则,同时不断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近年来,长白山各景区的经营者不断创新旅游业态,推出冰泉围炉煮茶、古风打卡拍照等特色项目,深受游客欢迎。据统计,2023年全年,长白山景区入区游客达274.8万人,比2019年同期增长9.44%,创下历史新高。
展望未来: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
随着2025年沈白高铁的全线通车,长白山将正式成为京津冀地区的“后花园”。面对即将到来的旅游热潮,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将继续坚持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并重的策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打造世界级的生态旅游名山。
“长白山有足够的底蕴去满足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长白山开发建设集团旅发公司长天文化负责人韩忠孝说。从神秘的天池到浪漫的粉雪,从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到深厚的历史文化,长白山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现其作为“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