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好吃的羊肉”:盐池滩羊的品质密码与产业突围
“中国最好吃的羊肉”:盐池滩羊的品质密码与产业突围
盐池滩羊,这个被誉为“中国最好吃的羊肉”的美味,近年来频频登上国宴餐桌,成为高端餐饮的宠儿。它不仅征服了美食家的味蕾,更从宁夏一隅走向全国,成为广受消费者追捧的美食传奇。
独特品质: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
盐池滩羊的独特品质,源自其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盐池县地处西北,草原上生长着175种天然优质牧草,其中可饲用的中药材达115种。这些牧草富含矿物质,能够中和掉羊肉里的脂肪酸,使得盐池滩羊肉质细嫩、无膻味、含脂率低、营养丰富。
实验数据也从各个维度肯定了盐池滩羊的品质:滩羊肉的肌纤维细度仅为14.07微米,大大低于一般羊肉,吃起来味美多汁;氨基酸含量远高于平均水准,富含的谷氨酸能让肉质味道更有“肉香味”;滩羊肉的胆固醇和膻味物质的含量也十分低。难怪《舌尖上的中国2》会不吝啬赞美:“几乎所有的中国美食家都认为,这里(宁夏)的羊肉质地最佳。”
产业发展:从地方特产到全国品牌
盐池滩羊的品质优势,为其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盐池县大力推进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在当地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还成功打入全国各大城市的高端市场。
数据显示,盐池滩羊的品牌价值已增长至120亿元,区外销售比例逐年提高。目前,盐池滩羊肉产品销售基本形成了“企业直销店+品牌专卖店+零售店+超市专柜+网络电商”的销售模式,借助京东、顺丰、邮政等冷链物流运输平台,向全国50多个城市供肉,48小时即可到达。
在北京等一线城市,盐池滩羊已成为高端餐饮的标配。以滩羊铺子为例,2021年实现营收1.08亿元。即使在人均消费150元以上的餐厅,盐池滩羊肉也备受青睐,不少老客认准“味道确实不一样”,销量反而很好。
市场挑战:产能有限,供不应求
然而,盐池滩羊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产能有限。2023年,我国羊肉产量为531万吨,其中内蒙古以108.8万吨的产量占据全国总量的20.49%。相比之下,宁夏全区滩羊产量仅为15.1万吨,占比2.8%;盐池滩羊的产量则更少,只有3.2万吨,还不到1%。
盐池滩羊的养殖成本也相对较高。盐池县居民基本都养羊,但由于饲料成本高,规模小的人家只养十几只。此外,滩羊要“食百草”,常吃的175种优质牧草里,115种是中药材,这些都增加了养殖成本。虽然2023年羊肉人均消费量为4.07 kg,市场盘子不断增大,但受牛羊肉价格跳水影响,整个行业都运营维艰。
未来展望: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双轮驱动
面对挑战,盐池县正在积极寻求突破。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养殖效率。例如,当地建立了滩羊大数据平台系统,实现全程可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盐池县严格控制地理标志授权,针对本地企业有效期为两年,外地企业一年,避免假冒伪劣产品损害品牌声誉。
同时,盐池县还注重保种选育工作,确保滩羊血统的纯正性。选育场建于1959年,不仅具有连续60余年的连续家系系谱记载,积累了完整的保种选育资料和数据,还拥有目前滩羊产区裘皮类型最全、品种最纯、遗传性状保存最完整的滩羊种群。
盐池滩羊的成功,不仅是一个美食传奇,更是一个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典范。未来,随着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不断推进,盐池滩羊有望克服产能限制,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继续书写从宁夏走向全国的美味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