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治疗: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新曙光
戏剧治疗: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新曙光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西北大学和安娜·罗伯特·H·卢里儿童医院的研究显示,尽管COVID-19封锁后伊利诺伊州青少年因抑郁和焦虑而急诊就诊的情况有所下降,但心理健康问题仍然普遍存在。特别是在社交媒体高度普及的今天,青少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研究发现,每天使用社交媒体超过三小时的青少年,面临抑郁和焦虑等负面心理健康结果的风险是其他青少年的两倍。面对这一挑战,传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式已难以满足青少年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戏剧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情绪治疗方法,正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戏剧治疗是一种以戏剧表演为媒介的心理干预手段,通过个人与团体互动的关系,自发性尝试并探讨生命经验,以达到疏缓情绪、促进认知、疗愈心灵等目的。参与者可以通过讲故事、戏剧练习、有目的的即兴表演和表演,反复练习'曾期待发生的行为’,逐步扩展人际关系,找到生活不同角色之间灵活转变方法,实现他们想要的改变。相比其他疗愈方法,戏剧疗愈最为接近生活中的那些历史性的时刻,因为它邀请人们重演过往的生命经历,那些真实的戏剧行为对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产生实际的影响,带来真实的原谅、和解和勇气。
龙光社区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的戏剧治疗项目,为这一创新疗法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该项目基于情绪ABC模型、社会学习理论、拟剧论和艺术治疗理论,设计了一系列针对青少年情绪管理的戏剧活动。例如,通过"我是大明星"等破冰游戏增进组员之间的熟悉度,通过情绪翻翻卡体验情绪变化,通过响指游戏、操控人偶等培养情绪控制和社交能力。特别是在《同在蓝天下》剧本演绎中,青少年们通过角色扮演,深入探讨了外来务工子女在城市生活中的挑战,学会了如何运用同理心理解他人,如何正确看待周围同学,以及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
经过五节每周一次、每场60分钟的戏剧活动,参与者不仅在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还建立了积极的自我形象,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戏剧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让青少年能够自由地表达和探索自己的情感,通过模拟不同情境识别和调整不健康的认知模式,最终实现情绪和行为的正向改变。
戏剧治疗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效果,与其独特的治疗机制密不可分。在戏剧治疗中,参与者可以无视社会是否接受,也不必担心后果,可以自由选择用几种方式,多长时间来重新面对过往创伤,发泄情绪的同时可以重建内心秩序。参与者持有着创伤,进入自我打造的戏剧治疗空间,在表达过程中,他们可以重新探索自己的内在经验,摆脱过往僵化的角色或框架,亦或让身体有能力承受创伤并下意识地重新安置它,真正感受到“我的过去赋予我力量,而不是定义我。”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拓展,戏剧治疗作为一种创新且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正逐步在社区青少年情绪管理工作中占据一席之地。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多重挑战,青少年往往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引导。龙光社区创新推行戏剧治疗法,其基于专业理论为基础,针对社区具体问题制定干预策略:情绪ABC模型(认知行为理论的应用)、社会学习理论的实践、拟剧论(Dramaturgy)的运用和艺术治疗理论的融合。
情绪ABC模型这一有力工具,不仅能帮助龙光社区青少年识别情绪背后的原因,还能引导社区采取有效的行动来应对情绪,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从挖掘服务对象背后存在的非理性信念出发,深度了解其内心深处的思想状况,协助理清情绪产生的原因,从而帮助服务对象改善非理性信念,进而改善服务对象产生的负面行为,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社会学习理论的实践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新行为。龙光社区利用这一理论来设计戏剧活动,让青少年通过观察和模仿戏剧中的角色行为来学习社交技能。例如,在“社交技能剧场”中,青少年观看并讨论角色如何处理特定的社交场景,然后在类似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实践学到的技能。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学习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适应能力。
拟剧论用于分析人们如何在不同的社会情境和角色中塑造和展示自己的社会身份。龙光社区运用拟剧论来帮助青少年理解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角色,并探索这些角色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关系。通过戏剧活动,如“角色探索剧场”而尝试不同的角色,理解角色期望和责任,并学习如何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平衡自己的角色。
艺术治疗理论充分肯定了艺术方式对于心灵疗愈的重要性。龙光社区借助“情感表达剧场”活动等戏剧媒介,助力青少年表达和调节情绪。
展望未来,戏剧治疗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戏剧治疗效果的逐步显现,这一创新疗法有望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戏剧治疗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也将不断完善,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