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郊记忆升级为国际时尚产业园,将与天府广场形成互补
成都东郊记忆升级为国际时尚产业园,将与天府广场形成互补
成都东郊记忆正经历一场华丽转身,从区域性文化园区升级为国际性文化消费高地。这一变化不仅提升了东郊记忆自身的吸引力,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周边地标——天府广场的关注。天府广场是否会受到这次变革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探讨。
东郊记忆:从工业遗存到时尚地标
近年来,成都东郊记忆通过体制机制、功能定位和考核评价等多方面的创新,成功实现了从工业遗存到时尚地标的华丽转身。
在过去,东郊记忆园区曾面临机制不灵活、团队不专业等问题,制约了园区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成都传媒集团党委坚持问题导向,对园区的运营机制进行了深化改革。通过引入市场化、专业化的运营团队,实现了园区“所有权”和“运营权”的分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改革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园区的活力,推动了园区的提质升级。
在功能定位上,东郊记忆园区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过去,园区的功能定位是“音乐产业园区”,但由于链主企业离场,园区音乐产业链未能形成。为了擦亮东郊记忆这张“城市名片”,成都传媒集团党委按照“国际时尚产业园”新定位,明确突出“国际化”“时尚化”“年轻化”“国潮化”的发展方向。这一新定位使得园区重新焕发了生机,吸引了众多新品牌、新资源的入驻,新业态、新场景也逐步呈现。
在考核评价方面,成都传媒集团创新设计了社会效益占80%、经济效益占20%的评价考核体系,定期对园区运营机构及运营情况做出评价考核。这一考核体系既注重了园区的社会效益,又兼顾了经济效益,确保了园区运营方始终不偏离方向,按照既定的“施工图”对园区进行升级改造。
经过几年的改革创新,东郊记忆园区的成效初显。在业态方面,园区围绕音乐艺术、时尚展演等6大业态开展精准招商,招引了众多彰显文化自信、设计感强、年轻人追捧的文化消费新场景。在品牌方面,园区通过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和时尚展秀,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管理方面,国企、民企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建成了公共服务管理数字平台,提升了园区管理效能。在效益方面,园区实现了营收和游客数量的双增长,由连续10年平均每年亏损2000万元到去年为集团贡献利润4800万元,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对于东郊记忆的下一步发展,成都传媒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定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要求和市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提升园区国际化、科技化水平,推动东郊记忆成为名副其实的“时尚产业新高地、城市形象新窗口和文化旅游新地标”。具体来说,园区将突出品牌IP打造,提升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强化科技引领作用,加快推动智慧化园区建设;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夯实提质升级发展后劲。
天府广场:成都的文化心脏
天府广场作为成都的核心地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功能。近年来,随着成都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天府广场周边的文化消费场景也在不断升级。
2023年,天府和悦广场以开业首年31.2亿元的销售额跻身成都商业体前十,堪称成都商业奇迹。在2024年的开端,第二个和悦广场也传出即将惊艳亮相成华主城区,这将是润达丰控股集团旗下,继天府和悦广场成功开业之后,第二个全自持的,统一运营推广、统一物业服务的商业项目,也是成都东客站商圈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总体量达25万平方米,有其中15万方自持有商业,业态规划了大型会员制仓储超市、美食餐饮、休闲娱乐以及时尚零售,另外还有约7万方,超2200户云端复式公寓,同时拥享迎晖路、东客站双TOD,打造城东新生活方式的全新坐标。
3月7日,成华和悦广场在其项目招商中心举行“和悦生活,不一样的生活——互动研讨沙龙(第一期)”,邀请到了成都东客站新城办,首轮签约主力品牌金逸影城、米加时代健身,四川连锁商业协会,第一太平戴维斯,商业媒体Gomall、感性城市以及众多合作品牌共同参与对话讨论。聚焦打造进阶版城市枢纽级TOD商业引爆东客站商圈,精雕细琢领航时代的差异化产品。
在成都愈发竞争激烈的非标商业领域,这家商场其凭借独树一帜的“二次元文化”迅速成为00后消费群体眼中一个新的文化地标。如今,这里以二次元及文创为代表的体验业态占比超过了50%。
在品牌布局上,记者观察到,天府红放弃了常规按品牌级次或品类进行组合的打法,而是以生活方式、兴趣圈层进行呈现。同时,依据“产品内容”赋予主题场景打造,强化各个区域的“圈层印记”。如今,这里以二次元及文创为代表的体验业态占比超过了50%。
功能差异:互补还是竞争?
东郊记忆和天府广场在文化功能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东郊记忆更侧重于时尚、艺术和国际化的文化消费,而天府广场则更多地承载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文化功能。
东郊记忆的转型升级无疑会对其周边的文化消费格局产生影响。一方面,它可能会吸引部分原本在天府广场消费的年轻人群;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为整个成都的文化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更多外来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未来展望:竞争与合作的双赢
东郊记忆的升级对天府广场的影响是复杂的。从短期来看,两个地标可能会在某些文化消费领域形成竞争。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竞争更可能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成都文创产业的整体发展为两个地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4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将力争突破2800亿元,前三季度已达到2250.79亿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东郊记忆和天府广场完全有可能在竞争中实现双赢。
东郊记忆的升级不仅不会削弱天府广场的地位,反而可能为其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两个地标可以通过差异化定位和功能互补,共同推动成都建设成为更具文化魅力的国际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