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新规:充电宝携带标准详解
铁路新规:充电宝携带标准详解
近日,上海某大学宿舍发生一起充电宝爆炸起火事件,一名学生放在书桌上充电的充电宝在持续充电约5个小时后突然爆炸,导致平板电脑、充电器、桌子等物品被炸坏,损失约5000元。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充电宝安全使用的警钟。
为保障旅客安全,铁路部门对携带充电宝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旅客携带的充电宝单块额定能量不能超过100Wh(瓦时)。以常见的3.7V电压为例,这相当于大约27027mAh的容量。如果充电宝的容量标识模糊或无法确定具体数值,将不允许带上火车。
这一规定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因充电宝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2024年5月,中国传媒大学一宿舍因充电宝起火发生火灾;2024年3月,浙江省一辆旅游大巴上,一名乘客的充电宝自燃爆炸,险些酿成大祸。这些事故都暴露出充电宝在使用和携带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充电宝是否符合携带标准呢?最简单的方法是查看充电宝上的标识。通常,充电宝上会标注电压(V)和容量(mAh或Ah),通过以下公式可以计算出额定能量:
额定能量(Wh)= 电压(V) × 容量(Ah)
如果容量单位是mAh,需要先转换为Ah,1Ah=1000mAh。例如,一个充电宝的电压为3.7V,容量为20000mAh,其额定能量为:
3.7V × 20Ah = 74Wh
这个数值小于100Wh,因此可以携带上火车。但如果额定能量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需提前向铁路部门申请批准;超过160Wh则严禁携带。
为了确保旅途安全,建议旅客在选购充电宝时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认准通过国家3C认证的商品。同时,要注意检查充电宝的外观和标识是否清晰完整,避免使用破损或标识模糊的充电宝。
铁路部门的这一规定虽然给部分旅客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但却是保障公共安全的必要措施。毕竟,安全永远是出行的第一要务。旅客应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合理规划用电需求,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