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事故频发,工地安全如何保障?
高处坠落事故频发,工地安全如何保障?
2023年,盐田区共发生4起亡人生产安全事故,其中建筑行业事故占比高达100%,高处坠落事故更是占到1起。与上一年相比,虽然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减少2起、死亡人数减少1人,但建筑行业已成为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领域,施工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工地上最常见且最致命的安全隐患之一,占建筑行业总事故的30%以上。这类事故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如何有效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已成为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事故原因分析
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近年来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类主要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高处作业时未规范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未按规定的通道进入现场,随意攀爬脚手架、阳台、门窗等;作业人员未经现场安全人员同意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
物的不安全状态:洞口、临边、作业平台等未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或设置不合格;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规定,不满足防护要求。
管理不到位:安全组织网络不健全、安全责任制未落实、安全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施工作业组织不合理,未有效避免交叉作业等;违规安排不符合高处作业资格人员从事高处作业;作业前安全交底不到位,未对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环境因素:作业场所湿滑、杂乱等;存在恶劣气候,如五级及以上大风、暴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
典型案例剖析
2023年4月,某大型商业综合体施工现场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高处坠落事故。当时,施工工人正在楼顶进行天窗安装作业,但由于未佩戴安全带,不慎失足坠落,造成腿部骨折和多处内伤。经调查,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安全培训不到位:工人在施工前未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现场安全监护措施不足:作业现场缺乏有效的安全监护,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
个人防护装备缺失:工人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失去了最后一道安全保障。
这起事故再次敲响了安全警钟,提醒我们高处作业安全无小事,必须从源头抓起,做好安全培训和严格把关每一个施工环节。
预防措施
针对高处坠落事故频发的现状,建筑行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预防措施:
正确规范使用个人安全防护器具:凡在2米及以上的悬空作业,应佩戴安全带,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拴牢。安全带应高挂低用,并应扣牢在牢固的物体上。缺少或不易设置安全带吊点的工作场所应设置安全绳索。
操作平台应搭设规范,符合安全要求:脚手架搭设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应符合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规范,经监理项目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操作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护栏杆,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铺平并绑牢或扣紧,严禁出现大于150mm探头板。脚手架搭设人员应持证上岗并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移动式操作平台,轮子应有自锁功能,并保证自锁力矩;移动式操作平台移动时,平台上不得站人。
临边与坠落面的高差大于2米时,应设置临边防护:临边作业场所应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装设不低于1.2m高的护栏(0.5m~0.6m处设腰杆),并设180mm高的挡脚板,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底端应固定牢固。当屋面女儿墙高度小于0.8米时,坠落面的高差大于2米时,也应设置临边防护。防护栏杆应张挂密目式安全立网或用其他材料封闭,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时,网间连接应牢固、严密。当在高处作业的屋面坡度大于25º时,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5m。
作业场所洞口应采取防坠落措施:作业场所的洞口分为大洞口和小洞口。大洞口一般为短边尺寸大于1.5米的洞口,小洞口一般为短边尺寸小于1.5米的洞口。对于小洞口可采取硬质盖板进行覆盖,盖板应满足一定的强度,满足承载力要求,并且,盖板上应刷警示漆以标示。对于大洞口可采取设置防护栏杆的方式进行隔离,防护栏杆距离洞口边不得小于20cm,洞口应用安全平网封闭。对于窗台口的高度低于0.8米的,可采用加设横杆进行防护,防护栏杆距地的高度应在1.2米。
电梯井口处应采取防坠落措施:电梯井口应设置防护栅门,并刷以警示标志,其高度不应小于1.8m,防护门底端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50mm,并应设置180mm的挡脚板;防护门应设置醒目的“当心坠落”“注意安全”安全警示标识。在电梯施工前,电梯竖井内应每隔两层且不大于10m设置一道安全平网。
此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28621—2023《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对在受建筑物限制的情况下,新电梯的安全准则进行了明确规定,自2024年4月1日起施行。这一新标准的出台,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更具体、更严格的安全规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施工安全水平。
结语
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工地上最严重的安全事故之一,但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完善防护措施以及严格执行安全规范,可以显著降低事故发生率。建筑行业需要共同努力提高安全意识,为工人创造一个更安全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目标,保障每一位工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