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医生教你如何早期发现肺结节
李慧医生教你如何早期发现肺结节
“肺结节的早期发现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通过低剂量螺旋CT(LDCT)进行早期筛查,可以有效发现早期肺癌,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李慧医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
李慧医生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主任医师、教授,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她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尤其在肺部结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有深入研究。作为国内知名的呼吸系统疾病专家,李慧医生多次参与国家及省级肺结节诊疗指南的制定工作,为推动我国肺结节规范化诊疗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什么需要早期筛查?
肺结节是早期肺癌的重要表现形式,而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约80万例,死亡约70万例。然而,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肺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因此,肺结节的早期筛查对于提高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低剂量螺旋CT:肺结节筛查的金标准
在众多肺结节筛查方法中,低剂量螺旋CT(LDCT)被公认为最有效的筛查手段。与传统X线胸片相比,LDCT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更高的分辨率:LDCT能够清晰显示肺部微小结节,最小可发现直径2-3mm的结节,而传统X线胸片只能发现直径1cm以上的结节。
更低的辐射剂量:LDCT的辐射剂量仅为常规CT的1/6,与一次X线胸片相当,大大降低了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更高的准确性:LDCT能够提供更多的细节信息,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结节的性质,减少误诊和漏诊。
谁需要进行肺结节筛查?
根据《中国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指南(2021年版)》,以下人群建议进行肺结节筛查:
年龄50-74岁: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0岁以上人群是筛查的重点对象。
吸烟史:累计吸烟量≥30包年(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数),包括现在吸烟或戒烟时间<15年。
职业暴露史:长期接触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等物质。
个人肿瘤史:既往患有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
家族史: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中有肺癌病史。
慢性肺部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
筛查结果如何解读?
发现肺结节后,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等特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随访或治疗方案。一般来说:
小于6mm的实性结节:建议每年复查一次LDCT。
6-8mm的实性结节:建议每6个月复查一次LDCT。
大于8mm的实性结节: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如PET-CT或穿刺活检。
部分实性结节:由于恶性概率较高,通常需要更密切的随访或进一步检查。
专家提醒
李慧医生特别提醒,肺结节并不等于肺癌,大约90%以上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因此,发现肺结节后不要过度恐慌,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随访或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避免空气污染、适度运动等,对预防肺癌也非常重要。
通过低剂量螺旋CT进行早期筛查,是提高肺结节检出率、降低肺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定期筛查更是必不可少。让我们重视肺结节筛查,守护肺部健康。